“崤函古韵”之一《茫茫禹迹》

2016-04-22 10:31:36来源:三门峡日报

作者:谷百川 焦森森 王景春 李海峰

编者按

三门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源远流长的黄河文明,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在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大量遗迹。在第22届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开幕之际,本公号特推出这组“崤函古韵”系列报道,旨在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彰显三门峡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并结合时代精神,通过记者的品味和感悟,告诉读者一个厚重的三门峡,一个人文荟萃、沧桑悠远的三门峡。

我对黄河水患的最早印象,来自一位母亲的痛楚回忆。黄河造成的千里泽国,让家住黄淮之间的她目睹了人间地狱的惨状。

我对黄河水利的最深印象,来自崔改荣老人的激情赞颂。这位87岁的老人因1933年的那场天灾,从豫北逃荒到山西太原。她在接受我采访时说,三门峡大坝建成后,黄河再没闹过水灾。共产党、毛主席真是太伟大了。

三门峡是万里黄河上一道非常著名的峡谷,她的诞生,传说源于大禹治水。在史前时期的众多人物中,没有谁比大禹留下的足迹更多;在华夏五千年历史上,没有谁比大禹的影响更大。

春光正好的时节,迎着迷眼的乱花,沐着醉人的暖风,我又一次走上了三门峡大坝。

咆哮万里狂涛奔腾的黄河,在这里呈现出一派浩浩淼淼的湖光山色。湖中清波粼粼,水畔山势巍峨。水映山色,山借水形,使绵亘不断的黄土黄沙黄水黄山变得异常明净秀丽妩媚动人。

徜徉在两山夹峙之间的大坝上,我觉得自己恰巧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点上。悠远的文明在眼前沉淀,古老的黄河从脚下横截。我的思绪趟过历史的长河,轻轻触摸着黄河在三门峡跳动的一波波强劲的脉搏。

相传四千多年前,大禹疏浚黄河时,用神斧劈出“人门”、“神门”、“鬼门”,“三门峡”由此而生。

大禹治水

大禹的事迹,散见于《山海经》、《淮南子》、《拾遗记》等古代典籍。他用天帝所赐的“息壤”填水造山,会群神于会稽塑山,杀防风氏,逐共工,得伏羲和瑶姬之助治理水患,并能降伏水怪,化黄熊通轩辕山……

大禹治水虽被神话,但大禹治水本身并非神话。在尧时代,华夏大地洪水成灾,给农业生产和民族生存造成严重危害。尧召集天下部落首领共商治水之策,大家推举鲧负责治水事务。鲧用水来土屯之法筑坝拦洪,结果坝溃水溢,九年没有结果。舜代尧管理天下后,让鲧的儿子禹掌管水利,继续治水。禹吸取了父辈的教训,改用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最终平息了水患。《尚书》、《史记》等正史文献记载了大禹治水的史实。

大禹 山东武氏祠汉代砖画像

长达十三年的治水过程,大禹一柄木耒不离手,风餐露宿,胼手胝足,三过家门而不入,直至平定水患。他本人也因治水有功而代舜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治水之后,大禹因劳累过度和风湿侵体造成下肢残疾。《帝王世纪》说:“禹病偏枯,步不相过。”《法言》记载:“禹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吕氏春秋》赞叹说:“勤劳为民,无苦乎禹者矣。”

翻开《尚书·禹贡》和《史记·夏本纪》可以发现,九州大地上的主要河流,几乎都留有大禹疏浚的痕迹。我曾经到卢氏县洛水畔山河口的峭壁上,寻访过那个书法气息浓重的古“洛”字。《卢氏县志》上说:“大禹导洛驻此,手迹、石金、石灶犹存。”这与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总集《尚书·禹贡》“导洛至熊耳”的记载相符。

在中国,治水从来就是立国之本。历代王朝都曾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水利建设列入国家的大政方针。“大禹治水即治国”的古训,源于中国是一个水灾频繁的国度。而水患之烈,治水之难,无疑首推黄河。

走过大坝,我的双脚便踩在了山西省的地面上。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李园园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