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古韵”之四《空相参禅》

2016-04-25 11:03:37来源:三门峡日报 作者:焦森森 王景春

作为空相寺下设的“二级机构”,安国寺与空相寺一样有着从辉煌到衰败的历史。这种衰败,有天灾和人祸的原因,也有宗教自身的原因。在诸多佛教典籍中,我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早期的禅师,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后期的禅师则多了几分文人习气,尚清谈,做话头,指引人们绕过矛盾,取消困惑。尤其是近代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变化剧烈,作为动态结构的禅宗却没有继续创新,没有随时调整自己,不能准确地反映当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和信仰要求,逐渐失去了与时代的同步性。随着经济和文化的转型,禅宗的传统之路也就越来越窄了。

“崤函古韵”之四《空相参禅》

回到空相寺,西边天际的红光已经隐去,袭来的暮色,平添了几许向晚的凉意。山门紧合,小窗幽闭,缥缈中传出的那一声声轻叩门环的韵脚,给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禅意。

品味着这种禅意,延慈师傅房中悬挂的“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的书轴映入我的眼帘。

禅是什么?佛书上说,禅是一种自由潇洒的生活,是一种不落俗套纯任自然的平常心,是一种把握生命与生活真实的修行方法。然而,一个真正得道的禅者决非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神仙,他们应该心系天下安危,情牵苍生疾苦。与常人不同的是,他们在清贫中能够尽情享用拥有的一切,在无可奈何中能够活得自由潇洒,在不逃避社会中能够保持人的本性和生的快乐。

我想,这才是禅所提倡的安静澄明、大彻大悟的境界。

离开空相寺的时候,深邃的夜空中浮着一钩新月数颗朗星。踩着如水的月光,回望静默于世俗与功利之外的梵宇精舍,我想起了普陀山上的一副楹联:

心关天下苍生,忧乐为怀,便铁马驰疲,也能成佛;

目视手中黄卷,兴亡不管,纵木鱼敲破,何得登仙?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李园园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