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传统佛教只是把人们美好愿望的实现许给了每个人的来世。
对于希望摆脱现实苦难的人们来说,来世实在太遥远了,加之传统的宗教实践方法太繁琐,信众们迫切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的“不二法门”。这种需要,为禅宗扎根中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这一机遇,竟鬼使神差般与菩提达摩机缘巧合。
禅宗把自己看作是与佛平等的人,反对偶像崇拜。达摩告诉人们,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灵,而人生的幸福只存在于自己的心中,只要转变思想,向自己内心寻求解脱,就可以顿悟成佛。与印度佛教相比,禅宗仅仅保留了“佛”的名号,其内容则是庄子的虚无主义思想、纯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蔑视礼法的性格以及儒家的忠孝伦理学说。瓶虽老瓶,酒是新酒,中印文化整合的历史必然,成就了达摩。
宗教的实质是它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性。传统的佛教为信众所描述的西方净土,便是这一实质的表现。但在禅宗看来,这是一种外在的、低级的甚至是虚拟的超越。禅宗质问,东方人有了罪过,念佛可求生西方;西方人有了罪过,念佛求生什么地方?主张“一悟即菩提,一迷即凡夫”,不去西天,也可成佛。从这个意义上说,禅宗其实是一种佛学化的处世态度,而非超验的宗教。
《达摩造像》碑
面壁九年破壁而出的菩提达摩,带着这种融修行于日常生活的新禅法,开始了“随其所止,诲以禅教”的弘法经历。
唐代道宣在《续高僧传》中,记述了达摩传法及慧可断臂求法,达摩传以衣钵的事迹。
禅宗自初祖达摩开山以来,经过二祖慧可、三祖僧粲、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不断完善,到六祖慧能正式创立,终于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过程。
三
“崤函古韵”之四《空相参禅》
达摩殿内,随着几名香客的膜拜,清新的空气中便有了一种与香烟缭绕烛火摇曳所共生的神圣气氛。
其实,佛教认为自己并不是宗教,而是“佛陀的教育”。禅宗不崇拜偶像,强调自己解脱,禅师们呵佛骂祖,与宗教形态相去更远。然而,如今的禅宗寺院也都供佛念经,修行福报。善男信女们到寺中也多是烧香拜佛,求财求子,祈求健康平安。正是这些误解佛教本义的做法,使禅宗成为了宗教。
或者,宗教之所以能够产生并长期存在,源于它是人类调节自身和环境关系的一种手段。
空相寺达摩塔
走出达摩殿,我径直来到达摩塔下。
眼前的达摩塔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建造的七级浮屠。塔为青砖垒砌,塔身八角形,塔刹宝瓶式,塔高12米。当地人告诉我,这座塔是菩提达摩的埋骨之处。
菩提达摩的圆寂,有着更为神奇的传说。相传达摩到中国后,有人为谋害他而五次下毒。达摩将排出的毒药放在石头上,石头立刻就炸裂了。鉴于际遇不到,心法未传,达摩对此便装聋作哑,不闻不问。西魏大统二年(公元536年)十月五日,有人第六次对达摩下毒。此时他已将衣钵传给慧可,认为大事已了,便不进行救治,端居而逝,于当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葬于熊耳山,起塔定林寺。三年后,宋云奉使从西域返回,在葱岭遇见达摩提着一只鞋翩翩独逝。宋云回魏后将达摩“只履西归”之事上呈皇帝,皇帝命人打开坟墓,棺内仅遗鞋一只。皇帝下诏取这只鞋存少林寺供养。唐开元年间,这只鞋被信道者偷到五台华严寺,如今早已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