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古韵”之四《空相参禅》

2016-04-25 11:03:37来源:三门峡日报 作者:焦森森 王景春

《汾阳王置寺表》碑

其实,这种“专业”看法,从达摩塔的塔名上也能印证。达摩塔原建于东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名为圆觉空塔。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郭子仪启奏加封,改名为圆觉空观。这种“圆照净觉,了无明空”的观点,是“空相”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崤函古韵”之四《空相参禅》

要了解空相寺过去的盛况,就不能不去看看它的领属下院安国寺。

安国寺位于空相寺南10余公里处的瑞云山下。古寺傍着一个名为原上的村庄,村内树木连枝累叶,村外麦田青翠可人,山门前不远处有清波跳涧的永昌河,四周环抱着迤逦盘旋的丘陵。斜阳下,安国寺古旧的院落静卧在山谷之中,散发着一种清冷之气。

作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国寺保存得较为完好。完整的寺院布局,完整的主体建筑和精美的砖雕木刻,昭示着它自隋唐以来禅宗名刹的千年辉煌。

安国寺砖雕花墙

面阔三间的山门为单檐硬山式檐廊建筑,门额为清嘉庆六年(公元1820年)红底金字“香云结彩”砖雕,四周饰有牡丹缠枝图案。檐柱及墙壁上满布的梅花、牡丹等吉祥花草及仙鹤、麒麟、梅花鹿等瑞兽图案砖雕,令人驻足流连。

寺院外不远处,有一座方丈居住的别致小院。小院四面抱合,布局精巧,只可惜半面坍塌,毁坏严重。倒是院中的一株古石榴树,枝干虬曲,铁骨嶙峋,在落日橙黄色的光影里,荡漾着妙不可言的红尘韵味。

禅宗的创新不仅在其教义方面,还在于它农禅并作的修行方式。在禅宗那里,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道场,运水搬柴的劳作也包含着佛法的妙义。要想修行,在家里也可以,不一定非要到寺院出家,并强调“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己养活自己。这种平民化、世俗化的修行生活,使禅宗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结构协调一致,从而获得了较强的生命力。安史之乱后,那些靠政府供养以及靠租税生活的佛教团体无法维持,逐渐消散,独有禅宗靠着自给自足照常生存,并得到较快发展。这让我想到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一段话:“……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正是达摩的这种革新,挽救了中原佛教的危机。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李园园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