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交官就意味着奉献
张开温暖的臂膀紧紧拥抱
春天悄悄潜入我们心里
祥和的云已化为湿润的雨
大地将重现花红叶绿
使我们远离寒冬一般的经济危机
……
2009年7月,张春祥完成其驻匈牙利特命全权大使的使命归国,匈牙利华人华侨赋诗《别离多瑙河》相送,将其姓名藏入诗中,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在张春祥的外交生涯中,在匈牙利的任期是最短的,但无疑给匈牙利各界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形象。
在他任期间,中匈关系发展顺利。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深,高层互访频繁;双边贸易连年增长,从2006年的40亿美元攀升至2008年的75亿美元;文化、教育、军事、科技等领域交流密切。
告别心爱的外交舞台,张春祥心中虽然不舍,但更多的是对家人的愧疚。
“我很愿意做外交工作。但这么多年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庭,现在回头想想都是内疚。”谈起家庭,一直侃侃而谈的张春祥,瞬间陷入沉思,缓慢低沉的语调中透露着愧疚与无奈。
当年,刚刚新婚27天,张春祥就到巴基斯坦参加喀喇昆仑公路的建设,两年才有一次探亲假期。其后,担任外交官,起初由于国家经济困难,不允许家属随任,多年来他都是一个人在外,孩子都交给了妻子照顾,两三年才能回国一趟。
“两个孩子出生时,我都在国外,等回国时孩子都已经会跑了。我不会抱小孩,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抱过。”这一刻,张春祥不再是一位魅力四射的外交家,而是一位慈爱的父亲,眼里全是心疼和自责。
张春祥的夫人高书萍喜欢稳定安宁的生活,但嫁给一个外交官就注定了颠簸。为了照顾丈夫,高书萍不得不离开年幼的儿女,两个孩子从小就寄宿学校,这一点一直让她心存愧疚。
2005年,父亲病危,远在伊斯兰堡的张春祥正公务缠身,当他终于忙完工作,赶回三门峡时,父亲已然与世长辞。
天人永隔,未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是张春祥人生莫大的哀痛。多年来,难以抚平的悲痛和不可弥补的遗憾不断啮噬着他的心。此时,想起老父亲,他再也抑制不住,几度哽咽,以手拭泪。
“当外交官,就意味着全家人都要作奉献。我为我的家人感到自豪。”张春祥用他的一言一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外交官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展现了老一辈外交家的风范。
近年,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大批项目开工实施,“一带一路”大战略项目的推进,熟知巴基斯坦情况的张春祥“离休不离志、退休不褪色”,每年仍要多次赴巴基斯坦和有关国家出差访问,继续为中国外交事业发挥余热。
他满足地说,这样的日子很充实,很有意义。
对家乡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因为长期忙碌于外交工作,张春祥很少有时间回到家乡。仅有的几次也是匆匆忙忙,但他时刻不忘对家乡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2008年,在他的促成下,三门峡市与匈牙利索尔诺克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开启两市友好往来的新篇章。
“城市和乡村变化很大,城市规划建设越来越漂亮,老百姓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张春祥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欣喜地说:“现在高铁修到了家门口,三淅高速正在建设,三门峡成为交通枢纽,转型发展成效显著,我对三门峡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作为一名外交官,张春祥足迹遍布全球,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他认为三门峡很有特色,有山有水有灵气,是块风水宝地。希望三门峡能够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环保工作力度,保护好一方青山绿水,造福子孙后代。
他还兴致勃勃地谈起匈牙利国民重视环保的情况,种庄稼不上化肥、不打农药,实行轮耕制,使土地休养生息,希望三门峡可以借鉴。
离开家乡多年,张春祥的目光从未离开这片养育他的土地,始终记得自己是农民的儿子。
他是一位从乡村走出的驻外大使,走遍世界而不忘初心。
(本文配图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