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祥出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可谓是临危受命。
当时的巴基斯坦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边是阿富汗的战火正烈,另一边则是与印度的紧张对峙。许多西方国家撤离了自己在巴的非必要外交官员和家属,中国政府在对时局作出了认真分析后,不但没有撤出一个工作人员,还加强了与巴基斯坦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巴基斯坦朋友对中方的举措由衷地赞叹,称之为“患难时期的真情谊”。
他与穆沙拉夫将军兄弟相称。
早在1996年,张春祥任驻巴使馆政务参赞时,就与穆沙拉夫相识,其后双方交往更为频繁。张春祥的乌尔都语拉近了他和穆沙拉夫的关系,第二次见面时,穆沙拉夫就以兄弟相称。
2002年初,张春祥出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由于巴国内正进行全民公决,穆沙拉夫总统日程排得非常满。张春祥和其他几个国家大使递交国书的时间推迟了一个多月。但由于与穆沙拉夫私交很深,推迟递交国书丝毫不影响他开展工作,并且在不同场合四次同穆沙拉夫会面。
穆沙拉夫第一次接见到任后的张春祥时说:“早就听说你要回来了,巴基斯坦欢迎她的中国兄弟回到第二故乡。”递交国书那天,穆沙拉夫还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礼节,直接与张春祥谈起了工作。
2006年国庆假期,张春祥组织全馆外文干部翻译穆沙拉夫回忆录《在火线上》,亲自担任总译审并联系出版社出版。11月下旬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巴时,穆沙拉夫总统将中文版《在火线上》赠送给胡主席。这种亲密关系,充分显现出张春祥的独特人格魅力和过人的交际能力。
但在张春祥看来,“这不是我个人值得炫耀的资本”,而是这些直达上层的特殊关系,有助于他在中巴领导人之间进行更为积极有效的沟通,为保护中国和在巴中国公民的利益服务,不辱外交使命。
在他任职近五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几起涉及中国公民安全的突发事件,这是以前中国驻巴使馆从未遇到过的,在中国驻外各使领馆中也是极为罕见。张春祥利用自己与巴总统、总理及军方高层的特殊人脉关系,真正做到了在关健时刻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能办成事”,及时妥善处理了瓜达尔港爆炸袭击、高玛瓒工地人质、西藏登山探险队遇险、胡布镇中国工程师遇袭等突发事件,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执政为民、外交为民”的宗旨,受到好评。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大地震,熟悉巴基斯坦情况的张春祥准确判定巴拉考特为重灾区,主动向巴方提出中国救援队到巴拉考特救援,为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他也成为第一个前往重灾区的外国大使,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巴拉考特居民纷纷欢呼:“中国大使来了,中国朋友来了。”
巴基斯坦朋友用五个“第一”称赞中国:中国领导人第一个向巴基斯坦政府发来了慰问电;中国是第一个宣布向巴基斯坦提供现汇和物资援助的国家;中国是第一个派出国际救援队的国家;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个到达重灾区展开救援工作的国际救援队;中国援助的物资也是第一批运到巴基斯坦灾区。
汶川地震时,巴基斯坦朋友铭感不忘报恩情,把全国库存帐篷全部捐给了中国。
“中巴友谊是全天候的、全方位的,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巴关系坚如磐石。”在巴工作23年,张春祥几乎走遍了巴基斯坦的山山水水,亲身感受到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兄弟深情。
巴基斯坦朋友用“中巴友谊比喀喇昆仑山高、比阿拉伯海深、比蜂蜜甜”“中巴两国是好兄弟、好朋友、好伙伴”来颂扬中巴两国友好关系。
在许多巴国民心里,中国大使是巴基斯坦名副其实的“兄弟大使”,中国驻巴大使被称作各国驻巴使节中的“一号人物”。
“张春祥”这个名字更为巴基斯坦人民所熟知,他被誉为“中巴友谊关系的建设者与开拓者”。
“我的一生与巴基斯坦人民结下了深深的不了情谊,我为自己能成为中巴特殊友好关系的参与者并作出应有贡献而深感自豪。”张春祥满怀深情地说。
为表彰张春祥在担任大使期间对促进和加强巴中友好合作关系作出的杰出贡献,2005年8月,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授予他巴最高文官勋章——巴基斯坦新月勋章,称赞他是维护中巴持久和全天候合作关系的光辉典范。
巴基斯坦新月勋章是巴基斯坦政府授给外国驻巴外交官的最高级别勋章。张春祥是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在任大使。
但张春祥却表示,穆沙拉夫总统给他授勋,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国家的荣誉,它体现了中巴两国之间久经考验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