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CNBC的一则报道相信会让不少人生出感慨——根据中国欧盟商会的年度企业信心调查显示,60%的欧盟在华企业预计,到2020年中国企业将赶上与欧盟之间的创新差距。“山寨中国”的刻板印象,随着中国企业在创新能力上的追赶,正在逐渐成为过去式。
要知道,直到2012年,仍然有美国高校的经济学教授在《福布斯》杂志发表文章称中国人因为“儒家的顺从性”,永远都不能称为创新的温床。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信息差距越来越小,不管是服务业、制造业还是科技行业,中国公司不再一味简单的山寨美国和欧洲的商业模式。
可能不少人发现,这些年的创业项目推广中,媒体已经很少以“中国的facebook”、“中国的twitter”、“中国的XXX”来作为标题说明其商业模式。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中,已经渐渐摆脱“舶来品崇拜”的迷思,曾经“只要硅谷的一个科技初创企业获得了投资,几百个山寨它的中国企业就会在几个小时内成立”,已经成为过去式的调侃段子。
与之对应的是,本土创新项目和本土创新产品正在越来越多的推动“中国模式”走向世界。这种新面貌在近些年表现得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数码的崛起。
华强北,从山寨到“新生”
成立于1998年的华强北,这里曾经是数码产品的“山寨集中地”,电子江湖的带头大哥,直到现在仍然是中国电子市场的风向标。要说它的影响力,从之前的一个段子里大概可以一窥究竟——有人调侃说,外星人造UFO时,估计也从华强北进过货。
在电子行业的“无所不能”的华强北,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球智能硬件的天堂。一个智能设备所需要的所有元器件,都可以在华强北找到相应的厂商。2014年,《经济学人》杂志称,深圳是硬件创新者的最佳天地。更夸张的说法是,全球90%的电子产品在深圳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