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安迪拿他的玩具编剧本、演戏,把它们当作大人,也反映出安迪内心对现实里父母关注自己的渴望。所以某种程度上,胡迪和巴斯光年扮演了“家长安迪”的孩子,也扮演了“孩子安迪”的家长。胡迪和巴斯光年有义务让安迪快乐,他们会采取一切方法让安迪感到快乐。
《玩具总动员》是对亲子关系的生动写照,让大人和孩子都兴奋不已,皮克斯当然也非常兴奋,它似乎也非常喜欢这种情感丰富、情节戏剧性的故事。
迪士尼后来“发展”了皮克斯的这一传统,敲定了一大批制作周期短、直接以影碟形式发行的续集,它们由迪士尼卡通片厂制作,是二线影片,利润丰厚,典型影片有:《狮子王3》(2004)和《小美人鱼3:爱丽儿的起源》(2008),评价都不怎么样。
但皮克斯追求卓越,拒绝这么做,它以极快的速度制作了一部又一部续集,且都是高水平院线片,足以和前作媲美。
Catmull在《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中,把系列电影看作是“皮克斯精神的考验”。
《玩2》不仅仅延续了前作的精神,更丰富了前作。电影一开始,安迪不小心弄坏了胡迪的一只胳膊,胡迪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他应选择成为一个古董玩具摆在架子上、让人观赏吗?还是说他应该继续陪着倒霉孩子一起玩耍、发挥余热,直到安迪最终扔掉他?最后,胡迪选择和安迪继续玩耍,过着一种结合了快乐和奉献的生活。
这仿佛是一种对“父母”的隐喻——准爸爸妈妈选择了生孩子,选择了快乐和奉献。《玩2》为后来的续集奠定了基础:《玩3》是该系列的终章,安迪在这一部电影里上大学了,最终把他的玩具留在了家里,也把他的父母留在了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