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上周宣布完成5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而其拥有的大数据及其应用前景,被广泛视作是公司融资成功的原因之一。早在去年,苹果向滴滴投资10亿美元之后,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就曾向媒体表示,苹果看上的是滴滴的海量数据,及其大数据算法。
以下为柳青发言摘要:
几年前我和家人一起回到北京。作为母亲,常常在寒风烈日里拥着孩子们在路边苦苦等待出租车,这让我对滴滴的价值有了非常深刻的个人体会。但是我们还可以超出个人,从我们所知所爱的城市的角度,看看我们想要什么,能做什么?
虽然洛杉矶已经是全美空气质量比较差的城市,但它还是很美丽的。洛杉矶也是美国汽车文化的代表:400万人口;600万辆小汽车;而停车位有1860万个。即每辆车有差不多3个停车位,才能保证车轮上的生活不那么费劲。那么大家想象一下雅加达,孟买,和北京这样的城市:它们的规模从1000万到3000万。很多人喜欢洛杉矶,但是否全世界都能同比例地享有洛杉矶人的生活条件?如果世界各地的汽车保有量都像洛杉矶一样高,我们的城市、街道和天空会变成什么样子?
可持续发展问题,说到底是优化、再优化资源和能力的问题,技术的力量正是在于通过各种共享和协同的方式,突破原有资源使用的极限,让更多的人坐进更少的车。我们希望从三个方面着力:环保、交通效率和城市生活空间的变化。比如从环保来看,从北京到马尼拉,城市空气污染的1/3都来自汽车尾气。现在,共享资源实实在在帮助缓解这个问题。现在我们的乘客通过顺风车和拼车服务分享600万次行程,加起来每年可以节约140万吨碳排放。
新技术的普及还能互相提速;比如新能源车的普及。中国政府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支持新能源产业的政府;但我们面临的一个瓶颈就是鸡和蛋的问题:车太少就很难投资充电网络,而充电网络不够密集大家又不愿意买电动车。然而如果私人车辆能在共享出行平台运营,这就改变了家庭和企业购买电动车的成本收益分析。现在滴滴平台的电动车已经有20万辆左右;一年下来它们所替代的碳排放相当于300多个纽约中央公园。五年内这个数目将提高到100万。这都是在共享出行兴起后,公民和企业自主进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