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文中提到的,素来以“做情怀、讲故事、文艺范儿”的品牌形象出现的摩拜,在近期的新闻稿件中甚至开始向友商“开炮”,例如4月12日摩拜向媒体提供的一份新闻稿如此写道:
与其他一些片面追求短期利益、“野蛮生长”的共享单车平台不同,摩拜单车每进入一座城市,除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对市场规模、出行习惯和人群特征进行详尽分析外,还会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充分沟通、共同规划,为服务落地做好政策、管理规划。
而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摩拜内部员工也直言不讳:“ofo是胡乱宣传,我们早就不满”、“ofo的车身没有GPS定位,没有车联网的企业跟你讲它有多少车你信么?他们自己都无法跟踪还有多少辆车在路上,多少车已经被拆了卖了偷了破坏了?”
似乎当年台上的演讲、故事里的情怀、做产品的理想都被不断飙高的融资数字和订单数据裹挟向前,试想如果话筒递到ofo面前,摩拜“超高的制造成本、定位偏差的GPS、频繁的宕机”是否也会成为对手攻击的死穴?
而外界观察者争论的,有关共享单车盈利模式、押金监管的问题、无序摆放造成的社会负担……这些问题,摩拜和ofo是否也能给一个有理有据,理直气壮的答案?
诚然,对于摩拜和ofo公布的数据,我们无从核实谁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但围绕共享单车“虚假”数据的争辩,似乎在偏离共享单车用户体验这一初衷。诚然这次两家在舆论上短兵相接烟火气十足是行业竞争趋势使然,但从长远来看,在目前共享单车格局未定的环境下,最终能够决定谁最终是行业老大的并不是数据,而是用户的口碑。
被“共享XX”败坏的胃口
另一边,是不是谁撒的越多铺的越大谁就是赢家?上百万辆单车的违规停放已经成为了“新的城市病”,共享单车从“方便最后一公里”成了望而生畏的城市拥堵元凶。有些人直言,对“共享单车”已经有些厌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