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云探虢博带你赏一首思乡之曲

2020-10-27 18:55:38来源:虢国博物馆

    

明代文学家张岱《夜航船》记载:“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等习俗。

  关于重阳习俗活动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而在大型祭祀、饮宴活动中,大多以音乐烘托气氛,渲染感情。

  在演奏音乐的所有乐器中,像指挥、定音这样的重要的角色都是由编钟来承担的。虢国国君虢仲墓葬中出土的这套窃曲纹甬编钟一共有8枚,钟体厚重、造型相同,大小依次递减,只是个别递减幅度有所不同。钟体各部结构匀称,铸造精良。其中,有六枚为双音钟,也就是说每一枚编钟可以敲击出两个音节,在中间部位敲出的音叫“遂音”,转角处敲出的叫“鼓音”。钟的内壁还有调节音高的调音槽,虢国的乐师采用了西周编钟传统的“挖遂”调音法,使每一枚编钟都达到音质优良、音高准确的效果。而区分双音钟与单音钟的关键在于,钟的右鼓部是否有侧鼓音的敲击点标志——凤鸟纹。

  《礼记》说:“声成文谓之音,音之数五。”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也就是1(Do)、2(Re)、3(Mi)、5(Sol)、6(La),经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专家测定,这套编钟能发出四个音,缺少“商”音。这可能是因为西周灭商后,出于对商朝的蔑视,认为商为亡国之音而不用“商”音,所以周代的音列只有4个。

  “五音缺商”,表现出周人对殷商的否定态度。也说明了虢国作为王室诸侯国,在礼乐制度上紧随周礼的规定。同时,周王室将对商朝的蔑视直接表现在青铜编钟的音列上,体现出编钟在古时贵族之中的威慑力和影响力。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落日归山海,时光流转,转瞬即逝。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印记。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编钟传递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思乡之情,更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一种超越个人意志的对于家国兴亡的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的感慨!

阅读全文
    相关标签:
阅读(0) 编辑:ET005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