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公开征求关于《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意见的通知。《规定》征求意见稿指出,未成年人节目管理工作应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人格尊严,防止未成年人节目出现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倾向。
这也是今年暑期档广电总局继7月10日发布《关于做好暑期网络视听节目播出工作的通知》后,下发的又一重磅新令。
对未成年人节目的管控升级
此次总局发布的新令将集中于广播电视平台和内容的监管,有部分规定是对此前监管政策的再强调和升级,部分则是提出的新要求。
《规定》提出,防止未成年人节目出现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倾向。未成年人节目不得宣扬童星效应或包装、炒作明星子女,不满10岁儿童禁止代言广告,并且播出过程中至少每隔30分钟设置明显的休息提示信息。
在此基础上,新提出的《规定》为:在邀请未成年人参与节目制作时,要避免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其服饰、表演应当符合未成年人年龄特征和时代特点,不得诱导未成年人谈论名利、情爱等话题。未成年人节目不得宣扬童星效应或者包装、炒作明星子女。在情感故事类、矛盾调解类等节目中,应当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情感,不得要求未成年人参与节目录制和现场调解,避免未成年人亲眼目睹家庭矛盾冲突和情感纠纷。
《规定》还在广告规范方面提出了要求,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酒类、美容整形、网络游戏等广告,不得在未成年人专门频道、页面播出,其他未成年人节目前后不得播出上述广告。
不过在管控未成年人节目的政策上,总局早在2015年就出手了,在2015年7月22日发布的《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中,广电总局就有关于“未成年人上真人秀”的明确规定:“真人秀节目应注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尽量减少未成年人参与,对少数有未成年人参与的节目要坚决杜绝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的不良倾向以及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
2016年2月,总局再传“限娱令”,“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子女,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
不过,一直风传《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综艺会受到管控,直到2017年7月,湖南省广电总局才公开指出《爸爸去哪儿》过度消费明星子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不利影响,被国家广电总局叫停。同为亲子类的综艺《爸爸去哪儿》《妈妈是超人》等都改为了网播。
暑期档两档“爸爸”综艺缺席
虽然几年前对未成年人节目的相关限令在《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等通知中有所涉及,例如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将被严格控制,也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但是自从《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在2013年成为现象级节目后,明星亲子类节目就未曾断绝。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仅限于明星带自己的子女录制的真人秀就包括湖南卫视(后改为芒果TV)的《爸爸去哪儿》(1~6季),芒果TV的《妈妈是超人》(1~3季),浙江卫视的《人生第一次》(1~2季)和《爸爸回来了》(1~2季)以及优酷的《想想办法吧爸爸》。而明星纯带素人子女的节目也有深圳卫视的《闪亮的爸爸》(1~2季)、腾讯视频的《放开我北鼻》(1~2季)等。
值得注意的是,《想想办法吧爸爸》和《爸爸去哪儿》第六季这两档亲子节目曾打算在今年暑期档上线,但都宣布延期。优酷的《想想办法吧爸爸》曾打算定档7月26日,其后因仍需对后期制作打磨宣布延期,但一月过后,眼看暑期档即将要过去,节目仍未上线。而《爸爸去哪儿》第六季也因“对节目内容进行精细调整”宣布延播,记者曾就《规定》出台会否影响节目播出询问芒果TV相关人士,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爸爸去哪儿官微截图
虽然相继延期播出,但这些明星“带娃”的真人秀无论在电视屏幕还是手机屏幕上仍“长盛不衰”,对此相关人士也发表了个人看法。
“现在二胎全面放开之后,亲子教育市场成为资本投入的重点,这些明星亲子节目的观众其实也就是青少年教育的消费和客户主体,例如青少年或父母。年轻的父母很喜欢通过观看这类影视节目去观察如何教育孩子。”文化投资人曹海涛对每经记者表示。
“目前社会追星,娱乐八卦心态使得人们愿意通过观看明星真人秀窥视明星。”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则表示,这样心态需求的存在,也是这类节目为何一直有观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