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在呼和浩特,中国联通合作营业厅的手机扣费乱象惊人。媒体调查发现,合作营业厅“低消”等猫腻行为绝非个案,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极易接连掉“坑”。究竟是什么样的“坑”?你掉进去过吗?
旧号码莫名其妙被“低消”近一年,新号码尚未使用就被迫数次交费。历时一个月,沟通十余次,不但投诉无果,而且交费记录离奇“失踪”……
“这种‘低消’确实太坑人了。”营业厅的工作人员私下说,该“低消”极有可能为合作营业厅私自办理,且他们已经遇到不少出现类似情况的消费者。
为何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会出现被上调话费套餐最低消费档次的情况?合作营业厅这样做的原因为何?面对这些问题,联通回访人员却并未作答。
市场中出现一点消费乱象,是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可当这种消费乱象发生在一家大企业、大品牌身上,而且找不到任何救济之道时,这正说明出现了大问题。现在的情况正是如此,人们根本想不到,这种消费乱象竟然发生在联通这样的“大块头”身上,而且按照提示进行投诉时,却又碰到了种种“弹簧门”。
这种事可能很多人都经历过,话费莫名被扣,想要投诉,很难碰到“活人”,遇到的基本都是“机械应答”,让你耗尽精力,最终没了脾气 。如果一家企业真以消费者之心为心,真对消费乱象零容忍,又怎么可能任由投诉难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