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5日2时3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遥感。这次发射的“风云三号D”卫星将与2013年9月发射成功的“风云三号C”卫星进行组网观测,进一步提高大气探测精度,增强温室气体监测、空间环境综合探测和气象遥感探测能力,促进气象卫星综合应用水平的提升,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重要支撑。
“风云三号D”卫星和执行这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测控任务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共同完成,中国气象局负责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和运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4次飞行。
○延伸 信息之翼刷新“中国高度”
11月15日,“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在太原卫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的测量数据表明,卫星精准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完成。谈到优异的成绩,广大科技人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中心信息化建设。
在某加注指挥所,荧光闪闪的电视墙上,输送火箭燃料管道九曲回肠,加注时间、箭体状态等数十个参数尽览眼底。完备的信息化设施给风险性极高的燃料加注岗位加装了安全阀。发射测试站长杨永忠介绍,以往设备数字化程度不高,加注设备主要靠人力检查,凭经验判断,操作时缺乏准确的量化依据,很容易出问题。信息化改进之后,所有设备状况和操作步骤都会反映在数据上,大大增强了加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任于志坚介绍,近年来,中心秉承“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瞄准一流、超前谋划。搭建了以万兆网为主体的网络传输平台,对发射工位、指挥控制平台以及各测量控制站点等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了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装备的运用,实现了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分析的全覆盖。
据悉,在信息化牵引下,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能力建设得到跨越发展,实现了密度承载高、职能拓展广、状态转换快、保障能力强、质量管控全等五大跨越,信息之翼刷新了“中国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