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但在我市的卢氏县,端午节人们却不吃粽子,而是吃槲包。这种叫槲包的节日食品与外界的粽子大相径庭。他们究竟为什么吃这种食品,这种食品如何做出的?近日,记者带着疑问深入到卢氏山区进行了采访。 槲包:豫西端午节的特殊食品 端午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点雄黄、吃粽子、挂香袋、插艾叶,这些民间的文化习惯演绎着中国的文明历程。然而,在豫西地区,尤其是三门峡市的卢氏县,人们过端午节却用一种槲叶包制的槲包代替粽子。每年端午节前一两天,家家户户洗槲叶、包槲包,节日当天的第一件事就是抖开槲叶,食用香喷喷的槲包。这一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特殊习惯,已经成为一道文化风景而受到专家、学者们的关注……
槲包与粽子一样历史久远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地处伏牛山区的卢氏县,与陕西、湖北相邻,古时是长江与黄河连接的官道要地,秦统一中国后,这里是南方人进入咸阳的必经之路,故一些风俗习惯南北具有。楚人纪念屈原的风俗在秦时传播到全国各地,卢氏人自当沿习。但卢氏属深山区,虽水多却少田,大部分是山坡地,不适宜种植水稻,只有黍子、谷子或高粱等,加之少芦叶,包粽子的必需条件便不具备。但聪明的卢氏先民,却找到了另外一种办法代替粽子——他们上山采些槲叶,将黍子等谷物包到槲叶里煮熟,便成为像粽子一样的香食了。
2011年5月20日,记者一行专程到卢氏县西南山区的官坡镇采访,一些老人告诉我们,槲包的历史与粽子一样年代久远,什么时间有粽子,什么时间就有了槲包。一位80多岁的孙姓老人说,他自打会张嘴吃饭就开始吃槲包了,年年端午节都要吃槲包,他吃了80多年了。问及为什么要用槲叶来包槲包,他摇摇头说不知道。但想了一会儿又说:“也真奇怪,那槲树叶子长老了,就有一种谷米的香味,好像它是专门为了让人包槲包而生长的。”
老人介绍,在当地的山坡上,到处都生长着槲树。槲树属栎树科,与桦栎树(能生长木耳的树,或叫橡子树、柞树、栎树)、毛栗树、青冈树同科,木质坚硬,可盖房用。槲树的叶子宽大,形如人的手掌。每年农历三月下旬开始发芽生长,到四月下旬长老。这时候的槲叶,透出一种谷香味儿,当地先民们便将其采回来,除包制槲包之外,还可以在蒸馒头时,作为笼布铺在篦底,蒸出的馒头也有香味儿。槲树在其他地方不多见,但伏牛山区比比此是。
在官坡镇庙台村,一位杜姓老人告诉我们,这里的谷米分两种,一种叫酒谷,一种叫饭谷。酒谷就是可以做酒用的谷米,煮熟后黏度很大,味道很香;饭谷就是我们平常吃的小米饭。包槲包需要使用酒谷,与槲叶结合起来,米的香味与槲叶的香味结合在一起,便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香味儿了。它就像包粽子一样,普通大米的黏度不够,香味了一般,但用糯米包制的粽子,其味道就别具一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