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蝶变三把“金钥匙”之二:易地搬迁 “搬”富了百姓“搬”活了大山

2017-10-16 02:35:49来源:东方今报

易地搬迁的贫困户搬出大山,搬进新建的小区

从土坯房中搬出,免费住进媲美城里的新建小区,告别耕地,3万多卢氏人走出大山,开始了新生活。

虽故土难离,但面对贫困,搬出去或许才是最好的方法。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如今,卢氏找到了一把解锁易地搬迁扶贫关键的“金钥匙”。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肖萌/文 首席记者 袁晓强/图

离开危房住楼房 村民们过起“城市生活”

9月26日下午,从香菇产业基地出来,52岁的王武章向朱阳关镇朝阳社区走去,他的新家在那里。

这个点儿,返回朝阳社区的人多了起来,大家在楼下打着招呼,匆匆上楼。而晚饭罢,镇上休闲广场的舞蹈音乐,会将他们唤出,这里的“夜生活”正式开始。

谁能想到,这会是一个贫困山区傍晚的真实场景?互相招呼的邻居,在今年春天前还大多不相识?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偏远村子,住着电视中才常看到的土坯房,烧着柴火做饭。

“我从没想过有一天还能过这样的生活。几个月前,还在漏雨的房里,逢大雨全家都得到村部避雨,现在上了楼,住进了小区的两室两厅。”刘娜说到这里竟哭了起来。

朱阳关镇涧北沟村毛洞沟脑组,直到今年年初,这个名字有些拗口的地方,还一直是刘娜的居住地。靠山、无路,到镇中心直线距离也有6公里。最让人头疼的,这里是地质灾害滑坡区,她的家甚至还被滑坡“毁”过两次。

刘娜想不到易地搬迁会重新给自己一个“家”。而在卢氏,这个全省易地搬迁任务最重之地,像刘娜这样的搬迁者,还有数万人,他们现在被安置在靠近县城、靠近乡镇政府、靠近产业园区和旅游景点的地方,过上了新生活。

新房子拎包入住 老房子变成“摇钱树”

朝阳社区已建成了86套房子,还有304套正建设,房子全部是多层住宅,木质窗框,瓦片屋顶,看上去“中国风”十足。

“这是政府免费分的楼房,当然好了!住进来时,水电、厨卫都是现成的,墙面也是粉刷好的,可以说是拎包入住了。”

提到搬迁,王武章激动地说,他此前住的老房子处在洪水危险区,房屋漏雨,成为危房。搬到这里居住后,他说整个人心情和精神都不一样了,看病、吃水、用电都方便,生活重新开始。

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后的老房子咋办?像王武章和刘娜的老房子实在无法居住,将来只能收回流转,而在卢氏县官道口镇新坪村,河沟村民组的28户村民搬迁后,老房子“变废为宝”,还成了长效增收的“摇钱树”。

“集中搬迁后,老房子本是荒废的,但在村支书带领下,大家以老房子入股,土地流转,参股到了正在打造的豫西百草园景区,荒废的老房子由企业统一改造、经营,变成了特色民居景点,村民年底可享受房屋入股分红。”官道口镇副镇长白亚非说。

原来,2016年,一家企业与卢氏县合作,在此打造豫西百草园景区,开发商本想一次性买断村民的土地和房屋,但村支书鲁彦玲不同意,盘算起了流转,以老房子入股,占25%的股份,让村民们长期受益。

有胆识还肯干 这是打不垮的“卢氏精神”

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让贫困户搬进新房,绝非易地搬迁扶贫的终点,告别土地耕作,他们更需增收门路。

王武章如今在朱阳关镇建设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发展香菇代料。

“基本上都是搬迁户的产业,政府集中在一起。俺家包了俩大棚,去年做了香菇3000多袋,今年有10000袋,下一步准备发展到3万袋。”王武章说,居住问题彻底解决,别人已经扶了你一把,自己不接着干,今后咋行?

王武章曾做生意赚过钱,后来上当赔本负债累累,加上家人生病,他家成了贫困户,但自己敢想敢干的性子还在。在卢氏县老促会的资金扶持下,他还在朱阳关镇建的猕猴桃基地承包了40亩地,带着另外三户贫困户,搞起猕猴桃种植合作社。

因搬迁的新家距离卢氏新开发的大鲵湾生态旅游区不远,王武章还借用妹妹家盖的三层小楼干起农家乐,取名“聚福楼”。

王武章的儿子通过贫困户子女创业贷款投入了10万元,他自己又东拼西借投入了10万。在他看来,人不敢干不行,得有冒险精神。“有胆量和眼光,我们这些老区的人就是打不垮,这也是俺们的精神。”王武章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搬迁工程 让百姓“搬”富让大山“搬”活

卢氏县是三门峡市唯一划归秦巴山片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南省“三山一滩”扶贫工作重点县。“十三五”期间,卢氏县计划完成9277户33866人的搬迁任务,占全省总任务的11.33%。

2016年,卢氏14个搬迁安置点全面建成。到2019年,全县将完成培训就业基地35个、产业扶贫基地350个、增收大棚3000个。而这些都会为易地搬迁而出的农户们提供发展的保障和机遇。

“搬出穷窝奔小康,搬迁是措施,产业则是关键。”白亚非举例,在官道口镇,如今千亩种植中药材、养牛场、雏鹰农牧设立的基地等一套产业“组合拳”让全镇479户移民搬迁户,告别土地后仍有营收生活。

白亚非介绍,官道口镇的豫西大峡谷景区,从去年开始客房容纳量明显不够,这给更多农户带来了机会。“像新坪村河沟组那28户村民,搬出来的大部分都干起了农家乐,日子过得都不错”。

暂时没能力办农家乐的,还能在景区打工。在百草园景区,原本村上的贫困户聂永芳,如今一年仅是在园中锄草就有几千元的收入,而这样的村民,在官道口镇还有数十人,他们从田间的耕作者变成了景区的“工作人员”。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据了解,卢氏县还采取多种方式,引导搬迁群众对原居住地的耕地、林地进行保护性开发。这项搬迁工程,让百姓“搬”富,让大山“搬”活。

阅读全文
    相关标签:
阅读(0) 编辑: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