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电商新秀”小红梨火了 它背后的“大产业”你一定感兴趣

2017-07-03 09:50:48来源:黄河时报 作者:卢仙格 郑帅

近日,我市举办了“互联网+特色农业”创新发展论坛,三门峡市牵手阿里巴巴,助推我市电商企业发展,此次签约上线销售的红啤梨引起大家对三门峡特色农业的关注。随后,记者采访了我市相关部门,了解我市电商企业尤其是农业电商的发展情况。

栽植香菇(资料图)

全市共有电商企业及经营主体4540家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是1957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这里地处世界公认的北纬35度果品“黄金生产带”,孕育了种类繁多、品质卓越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与黄金、铝、煤炭、自然山水一起,并称为三门峡“黄”“白”“黑”“绿”“红”五大特色资源。

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近年来,三门峡市特色农业发展迅猛,灵宝苹果、卢氏连翘、仰韶柿饼等16种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居全国前列。三门峡市是河南省的特色农业大市和全国第三家创建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市,全市特色农产品达到200余种,有“三品一标”农产品138个,果品、食用菌、中药材的面积、产量、质量在全国均占有一定地位。

记者从三门峡市电商办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电商企业及经营主体4540家,涌现出省级示范基地1家、省级示范企业7家、市级示范企业35家,被省商务厅认定的电子商务企业170家。据统计测算,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73.3亿元,电子商务零售额12.9亿元。

全市75%的行政村形成“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涉农电商2120家

阿里巴巴集团已经和三门峡成功“牵手”,该平台乡村事业部河南省域负责人表示,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把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理念、资本“引进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而且可以有效对接供需信息,充分释放市场需求,打开市场供给渠道,把特色农产品及时、快捷、准确推介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销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互联网与特色农业的深度融合,也有利于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破解生鲜农产品上行难题。

如今,互联网为我市发展特色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自2014年三门峡开始全面发展电商产业至今,全市75%的行政村形成“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涉农电商2120家,共有4000余个涉农网店,网上交易的农产品有300余种,交易额突破21亿元。

其中,陕州区的特色农业发展较快。记者从陕州区电商办了解到,该区发展农业电商应用企业40家,其中8家通过省级电子商务企业认证,两家被评为省级示范电商企业。依托信息服务站和农信通电商网络平台,130个村实现了“一村一品一店”,注册益农社、淘宝等涉农网店317家;培育了一批诸如“山果演义”“山生有杏”“老醋男”等知名电商品牌。2016年,该区电子商务销售额达2.1亿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带动了500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该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1047元,增长10 %。

10年北漂“无功而返”,农业电商托起他的梦想

“我们将这里的野菜、洋槐花经过简单包装后,通过‘互联网+农业’的形式,让三门峡农产品走向全国,这是三门峡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特色。”灵宝市阳店镇农业电子商务孵化中心负责人周鉴飞向记者介绍。

周鉴飞,生于1977年。2015年10月份,创办河南灵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农产品网上销售业务。“现在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已经形成一个高潮,在北京打拼这么多年,我也有了一定收获,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家乡的农产品包装好,让我们这里的农产品走向全国。”周鉴飞说道。

在豫西伏牛山区岘山脚下,河南省灵宝市阳店镇南香菇种植大棚内一片繁忙的景象,而这只是当地“互联网+农业”的一个缩影。“现在‘互联网+农业’在广大农村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如何让农村的土特产品走向全国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战略。”周建飞说道。

记者了解到,为给区域内的农产品找出路,搭建起信息通道,三门峡各地区先后筹建了农业电子商务孵化中心。该中心成立后,“孵化”了“象鲜森”“豫西故事”“好阳河畔”“周岘庄园”“三穗玉米”和“黑娃土特产”六个店铺,并很快与庙头村生态玉米种植户、库泉沟村土鸡养殖场、南河尚社生态黑猪养殖基地、南宋村无公害蔬菜种植户、布张村阳河香菇基地、西水头村软籽石榴种植合作社、南家洼村红桃基地等进行了对接,多方网罗各村的主打特色农产品。目前,已在网上销售高山生态黄金玉米、金钱香菇、杜仲土鸡、生态鸡蛋、时令野菜、熊蜜品牌蜂蜜等农产品。

记者了解到,2016年初,周建飞所在的乡镇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和有意向青年50余人举行了电商座谈会,共同探讨电商发展的现状及前景,探索未来农村电商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新平台。

农产品缺乏统一标准化规范,寻找一批有能力的“乡村工匠”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现在农产品具备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接下来,我们准备在当地农村寻找一批优秀的农村工匠,对它们进行科学化的培训与管理,从而促使当地农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周鉴飞说道。

记者了解到,周鉴飞整合当地农业资源,自建阳店镇优质食用菌“香菇”生产基地,成立“河南周岘庄园农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农产品、苗木、花卉、家畜养殖、初级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农业观光旅游。目前,建立标准大棚23个,原生态杨树林下种植香菇12万袋,带动镇周边农户种植香菇70万余袋。

杨强通过网络将三门峡农产品销往全国

把网店从北京搬回三门峡,他要把家乡“味道”推向全国

今年30岁的杨强,是一个毕业10年的大学生。这10年间,杨强从郑州到北京,再从北京回到三门峡。身份由老师变成北漂族,再摇身一变成为电商老板。目前,杨强正通过自己的淘宝店铺不断将三门峡的时令水果往全国各地输送。

2007年,大学毕业的杨强由于成绩优异,被母校留校任教。杨强说,任教半年,他发现,朝九晚五的工作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趁自己还年轻,得出去闯一闯。当时,正值北京奥运会举办之际,杨强辞去工作,只身一人来到北京。“从郑州来到北京后,我才发现自己犹如跳出井底的青蛙。”北京之行,杨强觉得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他先在北京找了一份互联网销售的工作,这是杨强第一次真正接触网络销售。也是因为这份工作,为他日后发展电商奠定了基础。

2008年下半年,杨强辞去了工作,开起了自己的网店销售图书。杨强告诉记者,网络销售的火爆程度,是他始料未及的。“网店刚开始只有几个人,不到一年时间就发展到40余名员工。”开网店,让杨强赚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一年后,他又经营起了一家物流公司。

几年间,他在北京开了两家公司。在别人看来,北京是杨强的福地,也将会是他事业发展的长久之地。然而,正当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2015年,杨强决定回三门峡创业。这个决定,让杨强身边的所有亲人和朋友都觉得意外。

2015年下半年,卖掉物流公司,杨强回到了三门峡。租房、装修,杨强将网店开到了三门峡。为了迅速站稳脚跟,他继续经营图书。同时,他不断跑市场,注册新的公司。2016年,他的又一家新网店已悄然开起。“这个网店主要以销售三门峡土特产为主,把三门峡的东西卖到全国。”时至今日,他身边的朋友才恍然大悟。

“新的网店还在起步阶段,现在的利润还比较薄,前期营销投入大,再除去物流和商品的成本,纯利润大概只有5%。”杨强坦言,“我很看好未来发展趋势,生意好了,收入就像‘滚雪球’,一年能翻好几倍。”“三门峡特产丰富,卢氏木耳、灵宝大枣、寺河山苹果、仰韶大杏等农产品,品质好、价格低。我一定要让三门峡的农产品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三门峡的产品,让更多人吃到三门峡的农产品,让更多人认可三门峡的产品。”杨强说。

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从城市走向农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农村天地间扩展自己的梦想,同时,也将优秀的农村资源经过包装后,推向全国,为家乡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时报记者 卢仙格 郑帅 文/图)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薛睿倩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