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水青,森林馥郁,水草丰盈,百鸟呈祥……这就是三门峡黄河湿地呈现给我们的一个生态缩影。
三门峡黄河湿地处于我国东部平原与西部山地丘陵、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湿地中既有峡谷,也有滩涂,是典型的内陆河流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独特,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景观。
三门峡黄河湿地保护区现为国家级
1995年至2003年,为实现良性生态型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以黄河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在这一区域规划建立了三门峡黄河库区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区域位置西接陕西省,东与新安县交界,北与山西省隔河相望,南依黄土塬地,东西长205公里,面积达28500公顷,占三门峡国土面积的2.7%。从此,这里的生态保护正式上升为国家级,自然生物的生存权、健康权、繁育自由权受到了国家法律的保护。
保护对象以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资源为主,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长期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开展科研、监测、宣传、教育为主要目的。
保护区内自然生物丰富多样
保护区内共有植物1121种,动物450种(其中鸟类279种,哺乳动物48种,两栖、爬行类共39种,鱼类84种),昆虫582种。
保护区内常年生活着黑鸛、鹭类、鸬鹚、金雕、戴胜、红腹锦鸡等数百种禽鸟。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黑鹳、大鸨、白头鹤、中华秋沙鸭4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红腹锦鸡、鸳鸯、白琵鹭、金雕疣鼻等30种。
红腹锦鸡
白鹭
保护区内的鸟类被列为中日协定中候鸟保护对象的有115种,中澳协定中候鸟保护对象的有29种。
三门峡黄河湿地地处全球候鸟迁徙中亚—印度迁徙通道上,是重要的候鸟迁徙地和越冬地。每年冬季,大量的候鸟都会汇聚在这里的湖泊和沼泽处,享受一年一度的大餐和娱乐盛会,其生态景观绝无仅有。
其中,尤以大天鹅最广为人知。
大天鹅是三门峡黄河湿地保护区的主要保护物种。每年的十月底至翌年三月,是大天鹅在三门峡黄河湿地的越冬期。大天鹅主要栖息在灵宝的稠桑、后地、冯佐、北村,市区的天鹅湖、王官、芦荡烟雨湖、三水厂等地。这些地方的浅水水域水面宽阔、食物充足、环境安全,是大天鹅越冬的理想之选。
大天鹅
随着保护区管理力度的不断增加,周边群众爱鸟护鸟意识不断增强,在三门峡市越冬的大天鹅数量从90年代的几十只、几百只,增加到现在的上万只,形成了“天鹅落下不见水、天鹅飞起不见天”的壮观场面,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三门峡因此被誉为“天鹅之城”。
候鸟为什么青睐三门峡?
其一是食物原因。不管是雁鸭争泳、鸳鸯戏水,还是天鹅随着微波飘来荡去,都是为了获得食物及进食后的消遣。黄河滩涂和天鹅湖里植物的根、芽、种子,以及鱼、虾、泥鳅、水生昆虫,乃至林地里的各种动植物等都是白天鹅及所有禽鸟离不开的“美味”。
点击放大
其二是温度原因。适宜的生存温度成就了多种动植物的生存繁延,同时也就造就了多种生物的栖息地,多种动植物生态链上的相得益彰,形成了不谋而合的生态宜居之地。欢乐舒适是生物满足生理的共同向往,所以三门峡黄河湿地形成生态奇观就是自然而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