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为特教——记灵宝市盲聋哑学校校长朱竹琴

2017-06-08 10:30:23来源:西部晨风 作者:宋贵平

现年53岁的朱竹琴,是灵宝市盲聋哑学校的校长,从事特教工作已有34年。30多年来,她在特教岗位 上潜心钻研、不断进取,用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

1983年,年仅18岁的朱竹琴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进聋哑学校,但她怎么也没想到,她的选择 竟不能被常人所理解。同学们的讽刺,邻居的嘲笑,更令她痛心的是来自婆家人的反对。婆家人认为 教哑巴、瞎子既没有前途,也不光彩,多次要求她调离。可性格倔强的她偏不认这个理,硬是干了特 教这一行。

朱竹琴深知,从事特教光有敬业精神是不行的,还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1986年10月,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举办了全国盲童教师培训班,学校派她去学习,她不顾家人的阻拦,毅然丢下 了不满周岁的孩子去了南京。3个月的学习的确增长了不少知识,但同时也使她失去了一个温馨的家 。

刚到学校时,领导分配她教盲童。教盲生要懂盲文,为此她经常晚上拉灭灯泡,一个人坐在桌前 摸盲文。为了教好学生,她还潜心钻研盲人心理学和盲人教育学,针对盲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人施 教。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她还经常找一些典型的残疾人事迹读给学生听,使盲生增强自信心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1990年,由于盲生人数少,学校停止招生,领导又安排朱竹琴教聋哑人。盲人和聋哑人的生理和 心理特点大不相同,她又得从零开始。

1998年,朱竹琴被任命为灵宝市聋哑学校校长。上任后她只有一个心愿:改善办学条件,提高聋 哑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她经常拜访有经验的校长,寻求治校良策,终于明白“办学的关键是生 源,没有学生什么都谈不上”。于是,她在寒假里组织教师走乡入村,搞了一次全市性的社会调查, 了解到该市14周岁以下的适龄聋儿、盲童、智力底下儿童共有500多人。调查结果令她彻夜难眠,她 熬了三个晚上写出万言报告,四处奔波要求改善办学条件,以接收更多的盲聋哑儿童入学。同事看到 她辛苦、疲惫的样子,不止一次劝她:“公家的事,何必把你累成那个样!”朱竹琴笑而不语,但她 心里清楚,这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她的努力,几年来该校共减免学生学费4万余元,在校学生 人数由原来的32人增加到90余人。办学条件由原来的3间土坯房变成了现在的6层84间的教学楼,由原 来的3名教师发展到现在20多名,由原来的无操场到现在的塑胶跑道和一应俱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 2016年12月,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

为了狠抓教学管理,朱竹琴首先抓教师队伍建设。她制定“三心”标准(特别的爱心、特别的耐 心、特别的事业心),以教师对学生衣、食、住、行服务的程度来考核“三心”。在教学工作方面, 她打破常规,实施考试改革,把对学生的全面测评和教师的量化考核相结合,考试由过去单一的书面 测试改为口试、听话能力、说话能力、实际操作、书面写作和绘画等多元测评。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 ,她大胆探索,学校开办了语训、书法、绘画、舞蹈、缝纫、自行车修理、毛衣编织等7个兴趣小组 。通过教师的耐心指导,学校30%的学生能用语言与正常人交流;60%的学生掌握了维修和纺织等简 单技术,为他们踏入社会开拓了一条就业之路。

辛勤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朱竹琴教过的学生有考上洛阳按摩学院的,也有考上西安第二聋校 和郑州聋校的。在她的精心培育下,无数残疾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从教30年来,朱竹琴取得了诸多荣誉:1997年1月,她获得河南省特殊教育优质课大赛二等奖; 1998年,她与几位教师合作的科研项目“如何培训聋儿的交往能力”在灵宝市科委的科研项目中获三 等奖;2002年,她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2004年5月,她被评为三门峡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2005年2 月,她被评为河南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2003年至2016年,她连续13年被灵宝市教体局评为优秀共产 党员。

虽然距离退休的年限越来越近,但是朱竹琴仍坚定地表示:“献身特教是我毕生的事业和追求, 我将一如既往地为之奉献智慧和力量。”(文/图 本报记者 宋贵平)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薛睿倩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