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项目申请潜规则有哪些?调查121家企业创新情况

2017-04-28 15:41:53来源:人民日报

“萝卜”申请“量身定制”

来自企业的专家意见常常不受重视

有的项目指南甚至连计算机的数量、品牌、型号都罗列出来,只要发布,就是人家碗里的菜

“申请指南这样写,设置这些条件,行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项目是给谁的,项目在指南发布时就已经分好了。”说起某一年发布的“十二五”重大新药专项,成都一家生物医药企业负责人有点郁闷。

这位负责人说,国家战略本来只是指明方向,但有的指南设置一些不必要的条件,甚至连做药的靶点都很明显,几乎等同于“萝卜”申请。“这就好比买电脑,先规定要求什么牌子的,又规定13英寸,同时又要求红色,这些条件基本是排他性的,符合条件的就那么几家。”

更让该负责人吃惊的是,获得重大专项的项目中,有些根本就不是创新药,其中一些药企没有什么创新能力,理论上连参评重大专项的资格都没有。他还提到,某一年国家重大新药专项,某国立研究所占了将近1/3的项目。“这个研究所有资深院士,研究水平是很厉害。但在这个行业里,我了解彼此的水平,我们的水平不比他们差。”

项目指南的“套路”并非只在生物医药领域才有。调查中有企业反映,许多项目申报指南的条款,一看就是为某些高校院所或与之有关系的某些企业“量身定制”的。“有的项目指南甚至连计算机的数量、品牌、型号都罗列出来,只要一发布,就是人家碗里的菜了。”有企业负责人说。

企业还反映,一些部门编制项目申请大纲和目录时,多数时候只在专家教授中讨论,很少考虑企业诉求,来自企业的专家比例也非常小。由于不了解市场,一些国家项目立项时就和市场离得比较远,甚至已经落后于市场。在一次项目交流中,一位企业技术骨干发现一个关于机床的国家项目准备立项研发,计划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其实,这家企业早就研发出了同类产品,而且远比立项要做的项目好。

阅读全文
    相关标签:
阅读(0) 编辑:ET005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