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喧嚣城市中一块难得的“静土”。在三门峡,人们最熟悉的书店便是位于市中心的新华书店。1957年三门峡建市时,新华书店就已经坐落在黄河岸边,它静静地见证了三门峡建市60年的变化。从农田到民房再到繁华大商圈,从荒凉无物到车水马龙,这里存储着三门峡发展60年的重要记忆。近日,记者采访了市新华书店的退休干部林香山,听87岁高龄的他讲述了书店几十年来的变化,梳理那段被书香填满的旧时光。
由于工作调动,他坐着“小火车”来到三门峡
1957年,三门峡因坝而兴,一大批援建者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三门峡这片热土干事创业,工程师来了,工厂来了……但还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他们或因工作或因家庭远道而来,同样也为三门峡的开拓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
今年87岁的林香山老人,就是如此。1956年,林香山服从组织调动,从新乡县新华书店调到了会兴镇新华书店(当时并未建市),而后,在这座新兴的城市一待就是60年,而他在我市新华书店工作了至少30年。
林香山告诉记者,他18岁时在辉县上师范学校,距离毕业还有4个月的时候,从学生变成了一名工人。“我有个姑父过去在郑州新华书店工作,有次下乡卖书,路过我老家时,刚好碰到县里的新华书店招人。”林香山说,“当时姑父就想到了我,于是来到我家问我家里人的意见,说‘让香山去参加工作吧,早参加工作早好’。”机缘巧合下,林香山便成了新乡县新华书店的一员。
1956年,三门峡建市前夕,河南省新华书店从省市各店调了几个人,来发展三门峡的新华书店。1956年秋天,拿着工作调动函、20岁出头的林香山坐着“小火车”,来到三门峡。
50年代中期,书店是砖瓦房,书架由竹竿、木头做成
1937年4月24日,新华书店在延安清凉山成立,今年全国新华书店迎来80华诞。那么60年前,三门峡新华书店是个什么样子?
50年代末,那时三门峡刚刚建市,如今繁华的市中心在过去还是一片荒凉的庄稼地。不少外地人来援建三门峡时,内心都想:“这也叫市呀?”
林香山坐着火车,从老车站(湖滨车站)下车后,一路走到了坐落在会兴镇的新华书店。“刚下车时,我大概看了一下周边,全是庄稼地或者荒地,人烟稀少。”林香山回忆说,当年他来到会兴镇新华书店时,店里只有两三个人,比他早来几天的刘相如(三门峡新华书店第一任经理)已经开始工作,“在会兴镇,新华书店是3间临街的门市部,后面还有几间宿舍,我们都住在宿舍。房子都是砖、瓦片、土盖成的,书架也都是用木头、竹竿制作的,条件比较艰苦。”
加上林香山,新华书店也只有五六个人,他来到后主管门市部。几个月后,1957年,三门峡建市,新华书店也搬迁到了新店。
林香山说,他刚来时,黄河路上的新华书店新店(今新华书店的位置)就正在建设,到1957年二层的书店已基本完工,只是店内的大橱窗没有工人来做。没有办法,林香山只好向省店打电话要人安橱窗,他从旁协助其安装。“安装时,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由于那名工人被紧急召回省店,还剩下两个大橱窗没人干,这可怎么办?”林香山说,当时无奈的他,只好凭着印象,摸索着装完了2个橱窗。说起往事,林香山记忆犹新。
书店人员在市新华书店第一门市部合影留念
80年代,市新华书店有了分店——文明路门市部
一晃60年,书香早已沁润城市灵魂
林香山在新华书店工作一直勤恳上进,60年代初时,他服从组织调配,在当时的文化局、剧团、组织部都任过职。
过去的条件有限,林香山等书店工作人员都是背着书步行到乡下去卖,平时吃饭也都是跟着其他单位吃饭,因为自己的单位没有伙房。“当时每月的补助是18块钱,其中9块钱都是买饭票,到其他单位伙房吃饭。”林香山的妻子高淑珍说。高淑珍今年79岁,1958年,从新安县来到三门峡,当时由于其舅舅的原因,她也留在了三门峡,工作、结婚生子,命运与这方土地紧紧相连。
由于工作调动,林香山还在文化局工作过,当时他专门负责接待外国专家,为此,他还特别学了几句简单的俄语。“十几个外国专家来到三门峡,帮助一起建大坝,当时就住在交际处(现大中海位置),我是专门接待他们的。”林香山说,“专家们回国后,我又调到了书店。”后来,林香山兜兜转转一圈,1966年,他还是回到了新华书店工作,担任秘书股长,直到1992年退休,算下来在书店工作至少30年了。
新华书店从几间砖瓦房到3层新楼,从五六人到如今的30余人,从只有市店到如今的灵宝店、渑池店……见证着三门峡的变迁。如今的新华书店生机盎然、蓬勃发展,这座城市也同样方兴未艾,未来的一路上,墨香相伴,书本仍是向上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