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ofo的非智能、无定位、低价单车一直饱受诟病。而摩拜也紧紧抓住这一点,不断将其放大。
一天前的4月21日,北京市交通委出台了《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摩拜回应称,完全赞同《指导意见》中有关共享单车“企业投放车辆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并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及时退出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车辆”的规定。
摩拜甚至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强制要求行业内所有企业立即召回、全部销毁不具备卫星定位功能的共享单车,保障用户骑行安全,尤其保障12岁以下儿童安全。
4月15日,ofo创始人戴威曾被问到如何看待摩拜与ofo的竞争。他表示,两家公司诞生之初就有很大差别,二者的竞争没有对错之分,只是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并且现在还是非常早期的竞争,共享单车的市场足够大,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
戴威最近还透露,ofo已经投放超过了300万辆单车,进驻了50个城市,预计今年年底将进驻全球200个城市;并且ofo日收入接近1000万元,估值已经超过20亿美元。
而在周年庆典上,摩拜也公布了最新数据。目前全球共投放超过365万辆共享单车,日产能超过10万辆,每天出行超过2000万次;目前进入海内外50多个城市,预计全年覆盖100多个城市。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在周年庆典上透露,目前摩拜已经有2000多名员工,而一年前初创时才几十人。她说:“看到这些里程碑,我并不激动,因为平时太忙了,原来我们一年做了这么多东西。”
就像胡玮炜、戴威说的那样,在共享单车领域,一切发生的太快,竞争也才刚开始。短兵相接也好,明争暗斗也罢,或许双方都乐见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