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文化点亮“黄河明珠”三门峡

2017-04-07 08:31:17来源:三门峡日报 作者:艾会宗

三门峡,一道因大禹开三门而命名的峡谷。三门峡市,一座因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而崛起的城市,黄河文化在这座城市时时处处闪现。

中流砥柱

三门峡与黄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传说大禹当年治水时,行至今黄河三门峡处,发现河道狭窄处有一座山矗立在黄河中流,影响河水的通行,便挥斧砍开巨山,形成“人门”“神门”“鬼门”,这也是三门峡地名的由来。相传大禹开三门引水东去后,又挥斧削山柱,以定波镇澜,这山柱就是砥柱。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里记载:“砥柱者,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于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三门矣。”

历代有关砥柱的吟诵一直不绝。战国·宋玉《高唐赋》中有:“交加累积,重迭增益,状若砥柱。”明·何景明《渡河》诗:“洪源下积石,砥柱屹嵯峨。”清·金农《东冈望砥柱山》诗:“砥柱高峰俨帝囷,每于檐隙挹鲜新。”

因当中流而屹立,砥柱精神历来被人们所称颂,“中流砥柱”更被喻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此当为“中流砥柱”一词之渊薮。“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曾为砥柱赋诗,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住三门险,根连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之佳句。宋·蔡戡《水调歌头》:“东西崄岨,分陕初不在荣观。痛念两河未复,独作中流砥柱,屹若障狂澜。”宋·姚勉《沁园春》:“狂澜倒,独中流砥柱,屹立崔嵬。”元·王恽《水龙吟》:“堂堂大节,中流砥柱,狂澜横制。”元·丁鹤年《自咏诗》:“长淮横溃祸非轻,坐见中流砥柱倾。”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也曾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曾到此,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并命魏征将其勒于砥柱之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砥柱铭》。史载,唐代书法名家薛稷、柳公权都曾写此铭以刻碑。而有关《砥柱铭》最出名的则是“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的书法作品,该作品2010年曾被拍卖4亿元,创中国古代书法作品拍卖新纪录。

茅津古渡

在三门峡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前,位于湖滨区会兴镇的黄河古渡——茅津渡口一度是三门峡人与黄河对岸的山西来往交流的要津,与风陵渡、大禹渡并称为黄河三大古渡。

茅津渡又叫陕津渡、会兴渡。《水经注》云:“陕城北对茅城,故名茅亭。茅戍邑也,津亦取名。”

据载,茅津在商代即已形成渡口,因居“三晋屏藩”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晋献公十九年(公元前655年),晋国假虞灭虢,即由茅津渡河南下,一举奏捷。秦穆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秦军伐郑,晋出奇兵从茅津渡河,以逸待劳,败秦军于崤。3年后的秦穆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24年),秦军伐晋,后从茅津渡河凭吊阵亡将士。东汉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在西凉军追击下由茅津渡河东归洛阳。辛亥革命时,秦陇豫复汉军两次东征,在茅津渡口附近与清军激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茅津渡口是转移地下党员、保存革命力量的要道。1947年8月22日,陈谢大军在茅津渡强渡黄河,挺进豫西,拉开了豫西解放的序幕。

同时,茅津渡还是晋南、豫西物资交流的黄金要道。据《平陆县志》载:“茅津地当水陆要冲、晋豫两省通衢,冠盖之络绎、商旅之辐辏、三晋运盐尤为孔道。”历史上叱咤明清两代500年的晋商,其进出中原多由茅津摆渡南下。直至近代,茅津古渡还是晋南货物转运的枢纽,运城的盐、平陆的煤炭,多在茅津渡过河,再走陆路散运中原各地。民国初年,陇海铁路仅修到陕州观音堂一带,山西出晋货物也大部分要靠茅津古渡摆渡外运。

新中国成立后,茅津渡经过数次整建,已成为黄河上最大的机动船舶渡口之一,两岸人民在此来往交流不绝。著名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故事,就发生在茅津古渡两岸。

“茅津夜渡”为古陕州八景之一。夜幕下,船夫驾小舟,数点渔火明灭,船底水急浪涌,场面惊心动魄。曾任灵宝知县的郝蟑在《黄河晚渡》一诗中写道:“洪波浩淼自西来,晋豫平分两岸开。一苇才冲烟霭去,片帆又载明月来。”

1993年12月,随着三门峡黄河大桥的建成通车,茅津渡作为黄河两岸交通枢纽的历史地位消退。如今,作为三门峡黄河公园的八景之一,茅津古渡已蝉变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黄河漕运

在蒸汽机还未被发明前,相较与陆路运输,水运因以江河湖海为“天然通道”,出资少、能耗小,对于远程运输、巨量运送更具优势,在水运中,河运因船在内河航行,风险比海运相对要小,所以在中国古代地位更高。“漕运”,这一颇具特色的粮赋运输方式在中国古代的经济构架中一直举足轻重。

黄河历来被尊为“四渎之宗”“百泉之首”,我们的祖先利用黄河进行航运以利通济的历史悠久。在《尚书·禹贡》中有大禹治水时“陆行载车,水行载舟”的记载,这算是最早的黄河航运记录。上海博物馆藏“殷饕纹鼎”上,铸有一人挑贝站立舟上的图样,据考证,这反映的是商代黄河航运的情形。而在甲骨卜辞中,已有“三门”这个地名。郭沫若在解释《殷契粹编》中相关字意时推断,早在商代,三门峡地区已有航船通行。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建都关中。自此到汉王朝结束的400多年间,由于关东与江南租粮西给京师的需要,以及陆路运输受运输工具路况的制约,黄河漕运成了当时唯一的运输渠道。唐·杜佑《通典·食货·漕运》载:“汉兴,高皇帝时,漕转山东之粟,以给中都官。”说明当时黄河漕运已成定制。直至隋朝, 国家仍然依靠黄河,“漕关东及汾晋之粟, 以给京师”(同上)。迨至盛唐,对黄河漕运的依赖更甚,究其原因,《新唐书》中分析说:“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 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 故常转漕东南之粟。”黄河漕运,至此达到顶峰。

北宋定都汴京,其漕运分四路进京,其中关中之粟依然要通过黄河三门峡段运输。但自宋代始,黄河航运开始走向衰落,这一方面是河道淤积形成地上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家的政治、经济轴线从东西向转为南北向,维持黄河航运的动力不足。

至清乾隆以后,绵延3000年的黄河漕运逐渐废止。

船工号子

漕运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构架中异常重要,但黄河素称“湍悍”,尤其黄河三门峡段“河水竦石桀出,势连襄陆”(《通典·食货·漕运》),因此历代都十分重视对黄河三门峡河道的疏治。在动力机械不发达的古代,对三门峡天险大规模整治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疏凿航道和开凿供纤夫行走的栈道。

对三门峡段河道的疏浚,历代多有尝试,但效果往往不明显。唐代地理名著《元和郡县图志》载,西汉成帝时曾采纳丞相史杨焉“底柱(即砥柱)之隘, 可镌广之”的建议,广开峡口,结果,“才没水中,不能复去,而令湍流沸怒, 为害弥甚。”黄河漕运鼎盛的唐代,也曾试图整治黄河三门峡段。《新唐书·食货志》载:“显庆元年(656年), 苑西监禇朗, 议凿三门山为梁, 可通陆运。”当时对此河段的治理已转向“凿山架栈梁”,即开通栈道拉纤行进的模式。

而黄河纤夫在拉纤过程中,会传唱独具特色的三门峡黄河船工号子。

关于船工号子,《宋史·河渠志》云:“凡用丁夫数百或千人,杂唱齐挽,积置于卑薄之处,谓之埽岸(用埽材筑成的堤岸)。”这种“杂唱”就是号子。

据三门峡文艺工作者研究,三门峡黄河船民一投入工作,就开始唱“黄河叫号”:船下水时是“威标号”、起锚时是“起锚号”、搭蓬时是“搭蓬号”、扬帆时是“扬蛮号”(船民忌言“帆”,因“帆”和“翻”同音)、调头时是“带冲号”、在两船之间穿行是“车挡号”、快到码头时是“大跺脚号”、船夫撑船时是“跌脚号”、纤夫拉纤时是“喂喂号”……这些号子一般由“号头”领喊,其余船工和纤夫跟合,从歌词到曲调都敦厚质朴、雄劲开阔。

值得一提的是,黄河号子于2007年被河南省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在2016年第二十一届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及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黄河船工号子首次被搬上舞台。

黄河大坝

三门峡市的命名,与三门峡黄河大坝密不可分。

三门峡黄河大坝,是原苏联当年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唯一的一个水利工程,在新中国水利史上具有值得纪念的意义。

为治理黄河水患,中华儿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把黄河安危紧系心头。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考察黄河后不久就向全国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黄河进入全面治理、综合开发的历史新阶段。

在20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的水利精英,在原苏联水利专家的援助下,齐奔三门峡,修建三门峡黄河大坝。工程于1957年4月13日开工,1961年建成。三门峡黄河大坝的建成,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使两岸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三门峡黄河大坝的兴建,在当时是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一大批文艺工作者为此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赞歌。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的《三门峡——梳妆台》以墨色壮丽、意格独标而一直为人称道。在他的如椽巨笔下,“挽断‘白发三千丈’,愁杀黄河万年灾”的九曲黄河、“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的三门峡,在黄河儿女的努力下,实现了“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的黄河安澜,其“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的豪迈壮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奋勇前行。另一位著名诗人郭小川在长诗《三门峡》中写道:“不是滇池的水呀,不足滇池岸边山,滇池的山水,哪有这儿土热、土新、水味甜!不是西湖的风呀,不是西湖上的云烟,西湖的风光,哪有这儿天高、云淡、景色鲜!”那种明朗与含蓄、粗犷与细腻相统一的美,感染了无数后来者。被称为“徐悲鸿后中国美术界领军人物”的吴作人,其组画《三门峡》,被同是画家的艾中信评价:“以舒畅嘹亮、充满信心的笔调,用简洁有力的手法,从容不迫地挥写出孕育人类文明的洪荒世界……描绘滚滚洪水,走笔连绵,在绰约潇洒的技巧中,显示出惊涛汹涌,沙流宛转,如闻冰崖喧哗之声,如见回旋沉浮之势。”……

三门峡黄河大坝不仅为世界各国治理多泥沙河流和浑水发电做了有益尝试,也为三峡及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许多国内外水利专家都为之赞叹。由于在治黄史上的特殊历史地位,1969年,清华大学水利系还曾在三门峡基地开门办学。

黄河印记

三门峡,是沿黄城市中距黄河最近的城市。自诞生之时,三门峡就与黄河有着难以割舍的亲缘关系。

1957年3月26日,国务院第43次会议决定,设立地级三门峡市。这标志着,中国的版图上从此了有三门峡这座城市。年轻的三门峡,第一条主干道就叫黄河路。黄河路始建于1956年,1959年竣工。即使经过60年的历史洗礼,黄河路沿街如今依然是三门峡市的商业、文化繁华路段。可以说,黄河路不仅担负着重要的交通作用,更记录着这个城市的历史变迁,同时也见证了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在三门峡的传承与发展。

黄河在三门峡绕城而过,从而在三门峡形成了“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雨半城田”的旖旎风光。依托黄河风光及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灿烂的文化,三门峡人始终铭记“黄河”这个特殊的文化符号。1992年,首届黄河文化旅游节在三门峡隆重举行,一个与黄河息息相关的节会由此诞生。如今,黄河旅游节在这里已成功举办22届,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级节庆盛会,每年都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参与。作为黄河旅游节的重要内容,横渡母亲河、黄河大合唱、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等对黄河文化深入挖掘的活动得到了游客的一致好评。

随着黄河大坝的建成,千年“泥河”如今在三门峡段出现了“清清黄河”的奇观。同时,随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黄河三门峡段逐渐成为了鸟类繁衍生息的乐园。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横跨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四市的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设立,其中保护区三门峡段西接陕西,东接新安,北与山西隔河相望,南依三门峡黄土塬地,总面积2.85万公顷,占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2%。白天鹅是保护区三门峡段的主要保护物种,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保护区都吸引数万只白天鹅来这里栖息越冬,三门峡也因此被誉为“天鹅之城”。

“黄河”元素在这个城市无处不在:公园有黄河公园,广场有黄河广场,景区有黄河风景区,医院有黄河三门峡医院,还有黄河影城、黄河大厦、黄河截流石……

因大禹开三门而得名,由黄河大坝而立市,因“天鹅之城”而闻名,三门峡,这座黄河之畔的新兴城市,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黄河明珠!(艾会宗 文 孙猛 摄)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薛睿倩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