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样的,很多80后、90后对于这种“直播代扫”行为也不是很理解,毕竟祭奠是自己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心意,而一味的寻找“代理”,总给人一种流于形式的感觉,况且这个行业当中,是否会有商家借此机会谋取暴利,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很多人在面对这样的“代理”时总是表现出一定的惶恐心理,很难想像,延续千年的祭扫文化,如今却面临着被商品化的风险。祭拜过程中,如磕头、痛哭等情感表达元素居然亦可通过社会商品服务形式来实现。比如,哭坟3分钟100元,代磕头加收50%的费用。不同的价格区间,对应不同的代扫服务。代客扫墓俨然成为一些人赚钱的手段,不免有让祭祖变得利益化的嫌疑。
习俗与生活间的相互妥协
实际上,单就扫墓而言,能够产生无穷无尽的商业创意,所反映的恰好是市场的痛点,在经济学的概念当中,“有需求自然便会产生供给”,一个必须承认的现实情况就是“直播扫墓”、“代人扫祭”这些商业服务,确实能够解决一部分人“想扫墓但没条件亲自参与”的烦恼,而至于说,这种“替代性服务”到底有没有意义,能不能起到纪念先人、遥寄哀思的功能,则是另一回事了。毕竟,关于民俗的人文学、心理学解释,从来都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议题。
而这其实也恰好是传统习俗与现实生活之间相互妥协的一种结果。道德观念、人情世俗的束缚与无可奈何的现状之间总是需要一个能够折中的方式来加以调剂,因此可以预见的是,这种服务即便如今并不怎么得人心,想让其快速消失,也确实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