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R/人工智能昙花一现?谁来让电视更聪明

2016-11-28 15:27:27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作者:小拓

智能电视刚出来的时候,我们吐槽它开机慢、运行卡顿;3D电视刚出来的时候,我们吐槽它效果差、亮度低;4K电视刚出来的时候我们吐槽它价格贵、片源少。新的互联网电视时代,我们都在吐槽些什么呢?

电视其实是历史非常久远的一种电器了,从1925年到今天,经历过显像管技术、等离子技术、投影技术、液晶技术、OLED技术,在每一个技术变革中又产生了多少在设计、功能、内容上的更迭。从百废待兴到繁花似锦,电视都经历过。放眼当下的互联网电视,也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热闹景象,但是深剖来看,电视创新的脚步似乎因为从性价比模式走向互联网模式面临太多阵痛,尽管使出各路“形而上”的招数,但依然走得非常艰难。

AR&VR电视,昙花一现?

如果要问今年的VR是怎么火的,小编觉得是随着智能手机性能的提升和基数的不断扩大而火的。虽然在智能手机上的VR体验是被大神们嗤之以鼻的,但不可否认,它是最廉价体验VR的途径,也是数量最多的。不过概念虽然被媒体炒热了,可是更优秀VR体验的硬件技术和内容,显然还匹配不上这样的热度。

当然,电视厂商也没有放过这个热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就开发出了全世界第一款VR电视。来得太突然了,没有研发的累积,创新的土壤很容易塌陷。VR电视并没有VR概念这么神奇,仅仅是拥有720°的全景视频的影视资源专区而已。

虽然有着炒作的嫌疑,但这却是现有技术条件下内容与硬件妥协的产物。互联网电视擅长内容,在技术改良下,旅游、房产、购物、医疗这几个行业肯定会出现围绕这个创意产生新的解决方案。只不过可能还会等待许久。

AR电视也是如此,AR本身的重点是注重机器与人的互动,但是从表现效果来看,AR电视就有点像套着体感游戏的外衣。在互动方面电视机仍然只能起到一块屏幕的作用,通过外设、软件来与人互动,玩一玩FTG游戏,模拟一下跳舞机,这些还是可以做到的。

AR电视还可以实现身临其境的购物体验,比如试穿服装。但电视仍旧只是通过屏幕把试穿后的效果平面的展示出来而已,要想真正达到身临其境的体验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人工智能电视不一定听得懂人话

互联网投资界流行这样一句话:投资要投“第三眼美女”,第一眼、第二眼美女交往的门槛和成本都比较高,而只有第三眼美女是属于大众的,对应到产品上,就是任何技术产品都要到第三代才能被大众广泛接受,才能长时间的存在下去。人工智能现在正好是第三波,50年代末是一波高潮,很多死掉了,70年代的时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都不支持了。80-90年代又活跃了一次,也就是第二波,又死了。所以现在是第三波,理论上机遇比较大。

所以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渗透的速度非常之快,科研、教育、医疗、以及互联网的多个领域都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影子。而运用在电视上的人工智能,是否值得期待呢?目前来看并不是刚需,但是有开发的潜力。

几个品牌电视在今年已经陆续推出了几款“人工智能电视”,主要着重解决的还是语音交互和用户习惯的的问题。将用户的语音指令传输到云平台,并作出实时反馈,同时也不断学习用户在电视上的观影习惯,每一次的反馈的有更多的数据支撑。

简而言之就是让电视拥有简单的语音人工智能,实现更为方便人机交互,因为很多用户都不爱用遥控器,或者根本想不到遥控器放在那里。

但是这种交互方式依旧受限于技术有很多问题,第一、语音输出者标准不统一,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好普通话,还有很多方言电视机也听不懂;第二、使用场景受限,特别安静和特别嘈杂的情况下我们是不太愿意说话的,而且嘈杂的情况下还有噪音的干扰,对语音识别也有很大困惑。

电视上的人工智能的确还有很多用武之地。但不一定局限于语音技术,手势交互也是电视厂商积极探索的方向。其实,思考如何让用户用得更方便,倒不如思考如果让用户不需要“用”,就能更方便。

创新之路如何走?

电视产品的创新除了花样繁多的营销模式、贴合热点的概念炒作之外,以及技术突破带来的成本下降之外,还有什么路可走呢?

硬件突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虽然硬件技术的升级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电视机之所以能一直延续至今没被其他显示设备淘汰,除了家庭属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其大屏的特质。电视在某些方面有着更为先进的显示技术,更为独特的色彩表现力,更为优质的观影体验。

当然硬件技术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谓术业有专攻,也不是要强塞给互联网电视厂商的事情。而是资金充沛、产业成熟的传统企业必须担当起来的行业责任。

液晶技术已经进入顶峰,OLED也渐入佳境,但是在消费领域的这些产品仍然面临很多的问题。电视机的独特ID也随着流水线产出而淡化,价格战把所有固执和毛糙都洗刷得干干净净,每个人都长得出入不大。审美疲劳变成了补贴经济下产品制造的阵痛。据说今年开始,资本种下的韭菜都开始收割了,这种现象估计会有好转。

内容的融合大势所趋

从一开始我是拒绝互联网电视厂商那一套“内容为王”的营销模式的,我总认为电视就是那一块屏幕,做好它就行了。但是现在我不得不承认,内容在电视消费领域,真的越来越重要。

我们的时间被极大的碎片化,但是大部分碎片化的时间都在围绕着互联网产出的内容。无论是新闻资讯、直播社交、影视音乐还是政治文学,都是透过同一个窗口在不同的设备之间来回切换。手机、电脑、平板、电视,你可以不承认,但这就是事实。我们的生活已经被互联网捆绑。

而电视所呈现出的内容定位是非常明确也是不可替代的。比如卫视直播的电视剧、央视新闻联播、各类体育赛事。然而由于电视大屏的舒适性和固定性,有越来越多的新的内容开始朝电视渗透,人们欣然接受的。网络直播、游戏、娱乐,甚至是购物。而且政策导向也是朝着三网融合发展。

文化的渗透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它的渠道太丰富,真假太难辨。以前只有行万里路阅万卷书才能有更多的认知升级,但是现在截然不同。电视作为这样一个基础的传播工具,在互联网内容如洪水猛兽般冲刷的时候,自然也会跟上节奏。

总结:尽管我们吐槽了这么多,但是当下的电视市场仍是互相制衡的市场,既有概念的炒作、价格厮杀,也有技术的竞争、模式的创新。互联网和传统之间谁也没有可能完全替代谁。就像微软倡导的不同设备同一个系统无缝连接,苹果倡导的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系统协作互助一样,很难去评判究竟孰优孰劣。就是这种相互制衡的蹙迫,才能孕育更多创新的可能。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薛睿倩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