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有两个类似的东西正在被激烈讨论,一个是机器人,一个是人工智能,也就是AI。
机器人更多被传统制造业关注,比如美的就对海外的机器人企业进行了收购,而国内不少省份也都把发展机器人替代产业当作重点来搞,理由很简单,机器人是高端制造业的基础,而我们又面临着所谓的人口红利的递减。
AI则更多地被科技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大佬们所关注,刚刚在乌镇结束的物联网大会差点就开成了人工智能大会,几乎所有科技企业都在布局,以期待在未来获得最大的市场空间。
不管是替代体力劳动的机器人,还是替代脑力劳动的AI,这两者并没有明显的界限,都是替代人的,所以,很自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生产力的提高,机器人和AI在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更多财富的同时,会不会抢走了人的饭碗?
打一个比方来说这个问题就是,机器人和AI可以做大财富的蛋糕,但是普通的蓝领和白领们是否会在这个蛋糕变大的同时,在分蛋糕的时候得到的反而更少?
既然是未来的事情,答案当然是不确定的,讨论也非常激烈,但是最近一份13名世界顶级经济学家达成的共识间接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份名为“斯德哥尔摩陈述”的共识,是9月16日、17日包括4位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在内的13名经济学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两天会议之后的总结陈词,与会者包括诺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和北大教授林毅夫,在财新网获得首发的中文版里,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陈述:
“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的兴起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全球化进程,替代劳动者收入的是公司和机器所有者的更高额利润。这些后果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而非将此转化为全球劳动力间的角力问题。”
我们觉得这个陈述已经清楚地说明了这些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大家都知道生产一份财富,需要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但是在分享这份财富的时候,要按照各自的贡献来划定,如果今后更多的资本通过投资采购机器人或者AI来进行生产,自然就会出现“公司和机器的所有者获得更高额的利润”,而公司和机器的所有者,简单说就是资本的所有者。
当然,经济学家们也提出来了一些解决方案,比如,“在技术进步的同时,必须加大提升技能和技术互补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使劳动收入得以随着技术进步而提高”,再比如,“工资占GDP比重的下降,不应当被看作是技术进步不可避免的结果,政府必须建立税收及利益分配制度来打破这种趋势,并制定一系列的法规,例如强制执行的竞争法则和提升工人在社会和公司中话语权的劳动法。”
但是,无论如何趋势是明确的,那就是蛋糕可以做大,但是分蛋糕最多的是资本。
不但是分走蛋糕,有人甚至在担心你的蛋糕被抢走,根据财富中文网报的报道,美国莱斯大学计算机工程学教授摩西·瓦尔迪就认为,几十年之后,许多中产劳动者的工作将会被外包给机器完成,从而使劳动者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时间用来休闲,但是,瓦尔迪在出席于华盛顿举办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时表示,机器在几乎任何任务上超越人类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近了,机器人的崛起将导致就业率攀升至50%以上。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者,有一位MIT的经济学教授就曾经论述过,“说明为什么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还有那么多人可以干的工作”,他提到了一个例子,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很多金融机构大规模使用ATM机,当时也有恐慌说是银行员工要失业了,可是过了几十年,银行员工还增加了。
为什么呢?新技术被发明出来,解决了一些低端的需求,银行的员工不用再干那些无聊的工作,就可以开发出更高附加值的工作,比如说帮你理财,帮你做个性化金融服务,科技可以极大地补充供给,但同时也能更大地创造出新的需求,很多需求可能所有人还没有想到或者还没有出现。
到底是谁对?我的结论有两个,第一,机器人真的会抢走你的饭碗,当然也许不会让50%的人失业这么夸张。第二,规避风险的办法有,最好的办法就是当股东,投资机器人和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