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蒲甘,气势磅礴的万塔之城

2016-11-16 16:40:24来源:搜狐旅游

缅甸有句俗语“多得像蒲甘佛塔一样数不清”,现存佛塔数目真是个谜,旅游书中说蒲甘平原散落着4400余座佛塔,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称“经考证记录在册的约有2700多座”。恐怕很难有确切数字,缅甸经济落后百废待兴,每天都可能有旧佛塔损毁;而全民信教虔诚礼佛,每天都可能有新佛塔建成。

蒲甘意为“胜利城”,或有说“驱敌城”者。对旅人而言,蒲甘有四个地方可以驻足,首先是我们下榻的良乌镇,因了食宿和交通的便利,多数游客均在此落脚。再者旧蒲甘、明卡巴村和新蒲甘。

△长脖子族,拍照要收钱

旧蒲甘在良乌西南5公里伊洛瓦底江拐弯处,两者间的平原地带,是蒲甘古迹中心区,佛塔林立,为游客重点光顾的所在。明卡巴村在旧蒲甘南,有蒲甘传统作坊如漆器、银饰、雪茄等和民俗民情。新蒲甘在旧蒲甘南4公里处,1990年,政府将旧蒲甘居民强制迁移于此。新蒲甘以东到机场间散落着许多佛塔。

建造佛塔是小乘佛教的传统,无论是国王、僧侣还是平民,建塔不仅救赎罪孽,而且完成善果。蒲甘的佛塔据建造年代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1113年阿隆悉都即位至1173年拿罗地哈(Naratheinkha)在位是中期,这个时段前后分别为早晚期。早期多融入孟族文化,中期为过渡阶段,晚期佛塔则更高更大,现存最多。

凌晨四点多起来,约好的车夫已经在酒店门外等候。

玉兔西移,蒲甘平原安详静谧。马蹄声“嗒嗒,”单调悠远,偶有骑车人经过,舒缓的夜风似乎荡开层层涟漪。我坐前面,和车夫并排,辛荑在后,目标是观日出最好的瑞山陀佛塔。我们不算最勤奋的人,攀到塔顶,已有许多人架起相机等候。大概因了黄金周,游客以中国人居多,操不同方言,听起来饶有趣味。这座异国佛塔的顶端,居然是中国人的聚集地。

△天快亮了,远处的佛塔灯火辉煌

月亮已近西山顶,伊洛瓦底江幻化出奇异的色彩。所谓晴空玉宇,千里澄彻,无非就是这般光景。环望四周,有几处佛塔灯火辉煌,那是他冰瑜(That-Byin-Nyu)和阿难陀(Ananda)佛塔。微风徐来,心旷神怡,不论是否看到日出,这样的蒲甘之夜,我都觉得不虚此行。

天色微明,东边天际出现橘红色的光亮。但是,地平线上有层青灰的幔,正好遮住蓬勃欲上的金乌。等太阳跳出云层,已不成形状,只散作绮丽的光茫,万千佛塔便都沐浴在温暖的朝晖里。西边的佛塔群红艳欲滴,与周围翠绿的丛林形成鲜明的对比。

△万千佛塔沐浴在阳光里

太阳完全铺展开来,散落在佛塔间的庄稼地里,早起的农人开始鞭牛犁地。缅甸的耕作方式与中国乡村一样,也是“二牛抬杠”,看起来倒也亲切。游人很快作鸟兽散去,等我们出来时,瑞山陀已经繁华消歇,只待傍晚的日落了。这可真是沾了太阳的光,早晚游人云集,白天则安静清闲。

车夫见我们出来,掉转马头驶往旧蒲甘。旧蒲甘许多壮观的佛塔和古城墙都在2公里长的环形旅游线上。有座单独收费的考古博物馆,辛荑觉得无聊,不想进去,便直奔其北面的乔多波陵(Gawdawpalin)佛塔。这座佛塔高60米,比他冰瑜塔低1米而屈居蒲甘次高,拱形门口立两尊缅式狮子,白色塔身略显斑驳,中央有金色尖顶,周围小塔参差。

△马车在佛塔下等候

“乔多波陵”意为“敬重的宝座”,由那罗波帝悉都(Narapatisithu)建造,此前他还建成了苏拉玛尼(Sulamani)塔,所以结构有些类似。事实上,他没有完成这座建筑,儿子悉隆敏罗(Htilominlo)继位后才得以峻工。那罗波帝悉都狂妄自大,轻视先祖,但狂言还没晾干,眼睛却莫名其妙瞎了。经印度圣人指点,为先祖塑像以获救赎,眼睛果真复明,便于举行仪式之处造塔纪念。也有说高僧摩诃特拉(Panthagu Mahathera)受不了他的自大狂妄,逃往斯里兰卡六年,他便建塔以示尊崇。与其如此,还不如当初收敛点儿,利已利人利国。

佛塔底层周围以回廊贯通,四面有金色佛像,低眉顺眼,方面阔耳。虽然圆润饱满,但脖子短手脚长,下肢过于发达,整体起来看有些卡通。墙上的壁画脱落殆尽,仅能看清残存的七宝树和天女像。1975年的地震,毁掉了蒲甘的许多建筑,这座佛塔损坏非常严重,属于震后最庞大的复原佛塔,被誉为近代极为傲人的成就。

△马车与佛塔

客栈老板曾说给我们打包早餐,但起得太早忘记了。说明原委,车夫带我们到市场吃饭。我再三邀他共进早餐,不知怎的,他婉言谢绝。早点铺老板不会英语,我指着当地人的饭碗,告诉他这个那个,然后伸手表示“OK”,他双手并用,比划价格。其实,沟通交流,不是只有语言,表情和动作亦可胜任。

街边有停车点,旧蒲甘的皮卡让人忍俊不禁。乘客就象谷秧子那样插在里面,甚至车顶也扎成了堆,手中的编织筐整齐垂下,像车辆装饰品,而车后已经垂满了人,还有几个正准备爬上去。车顶的孩子见我好奇,调皮地扮着鬼脸,吸引我拍照。

△缅甸的公车也开挂

市场以西就是伊洛瓦底江,水面宽阔,烟波浩渺。江畔金色葫芦状佛塔,就是蒲甘最古老的“卜帕雅”(Bupaya)佛塔,即“葫芦塔”,旁边是寺庙。该塔建于公元3世纪,为罕见的阿努律陀之前的建筑。传说,早在蒲甘城奠基时,遭遇老虎、飞鼠、公猪、大鸟和葫芦(Bu)等怪物肆虐。那种叫“卜”的葫芦怪爬上江堤攻入城内,藤蔓穿墙破壁,四处延伸,愈断愈长,直到英雄骠绍梯(Pyusawhti)横空出世。

△伊洛瓦底江边的葫芦塔

英雄要问出处。神话“三只龙蛋”说,龙女和太阳的儿子邂逅闪婚,产三只龙蛋,遣白鸦报喜。太阳的儿子回赠红宝石以表庆贺,白鸦觅食时红宝石被商人调包。龙女生气,丢掉龙蛋跑回娘家,太阳的儿子十分恼怒,将白鸦烧成了乌鸦。天神指引猎人找到龙蛋,但过河时龙蛋不幸落水,一只漂到今天的摩谷(Mogok),破裂化成红宝石,一只漂到中国变成公主,第三只沿伊落瓦底江漂到蒲甘良乌地区,被骠族夫妇发现,精心照料,变成了文武双全的英俊少年,此子即骠绍梯。出来混,不仅要有财富,而且要有靠山,更重要的是自身硬。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吃人的葫芦。他携带神钵,降服五怪。其实,我怀疑他是环境保护专家,成功解决了水葫芦对江河的污染。时任国王感其恩德,嫁公主传王位。骠绍梯即位后于此建塔,以纪念他的发迹历程。葫芦塔为典型的骠族风格,而其名字前缀即“骠”,隐约可寻骠缅融合的迹象。

如细颈瓶样的“骠”式佛塔在1975年大地震时未能幸免,如今所见为后来重修。旁边的卜帕雅寺银华灿烂,香火旺盛,许多当地人在此打坐礼佛。寺门两边有玩偶样的大头娃娃,大概是葫芦怪原型吧?

“葫芦塔”旁边有专卖“特纳卡”的集市,小贩们将黄香楝树干截成同样长短,整齐码放,从截面的数字看,似乎还分等级。旁边亦有现场锯木场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花枝招展的缅甸女人头顶油炸大虾四处转悠,看得人馋涎欲滴,但还是不敢尝试。

△市场,特纳卡和卖大虾的姑娘

往南是摩诃菩提(Mahabodhi)寺,由悉隆敏罗王从印度朝圣归来后所建,几乎完全复制了菩提伽耶(Buddha Gaya)摩诃菩提寺,旁边有遗址状建筑,还原佛祖得道的场景。1455年,泰国提罗卡拉(Tilokarat)王在清迈(Chiang Mai)也复制了一座摩诃菩提寺,规模略逊。

佛祖在菩提伽耶尼连禅(Nairanjana)河畔苦修六年,没有悟出解脱之道,而且精疲力竭、形容枯槁。便放弃苦行,到河中洗去泥垢,接受了牧羊女奉献的牛奶粥。随后来到菩提树下,铺上吉祥草,盘腿向东而坐,发誓如不能得道就终身不起。他冥思苦想,战胜各种诱惑,禅定七天七夜,终于获得大彻大悟。

佛祖成等正觉后,继续入定七天。起身后到菩提树北散步七天,留下18处奇异的莲花纹。为报树恩,瞻仰菩提树七天。再于帝释天所建的七宝座上,沉思七天。随后又在白杨树下、美兰(Musalinda)湖畔各打坐七天。最后七天,佛祖在椴树下禅坐,接受缅甸商人提谓(Trapusa)与波利(Bhallika)供养的麨蜜,兄弟俩即为最早的俗家弟子。佛陀赠其8根头发,他们带回缅甸后造塔珍藏,这就是著名的仰光大金塔。哥俩这生意做的,一本万利。

△佛塔内部,当地人正在礼佛

佛祖在菩提树下悟到了什么呢?“四圣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他找到了人类痛苦的根源,有了相应的解决之道。因缘变化无常引起痛苦,在“无明”状态中轮回于痛苦而不能自拔,即“四圣谛”和“十二因缘”。而“八正道”则可以摆脱“无明”,从而达到涅槃境界。当然,这是后人总结出来的,他最初所悟,未必如此系统。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Ashoka)皈依佛门,在菩提伽耶菩提树东建摩诃菩提寺,成为佛教徒心中的圣殿。摩诃菩提寺是金刚座塔式结构,由高耸的基座和陡峭的方尖碑式高塔组成,外壁用砖砌出许多内凹方型佛龛,内置佛像。整座建筑多达465座神龛与佛像,排列整齐,精巧别致。里面供结跏趺坐佛陀像,斜披袈裟,宝相庄严。

车夫的马鞭比较特别,有两米左右的竹柄,末端鞭梢特制,直而不硬。突然发现,辕马眼睛两边分别有耳朵般的盖子。问车夫何故,答曰,遮住眼睛两边视线,以免看到侧面的车辆时受惊。我深为佩服,这才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啊。

途中有座“神仙庙”(Nathlaung Kyaung),原为毗湿奴道场,是阿努律陀之前的建筑,蒲甘唯一的印度教神庙。据说阿努律陀为正佛法,将当时人们所信奉的印度教神祗和原始神灵雕像都集中放在这里。寺庙破败,里面四周有神像。

通过灰尘缭乱的红土路,从有点破败的拱形门洞里进去,就是他冰瑜佛塔。该塔由阿隆悉都王建于1144年,耗时50余年,为蒲甘最高塔。“冰瑜”意为无所不知,故此塔又称“全知圣殿”,塔身为白色两重箱状结构,方形基座,四周尖塔侍立,中央金色尖顶高耸。塔内分五层,底部两层曾住僧侣,向上依次为冥想空间、图书馆和佛世界。塔壁有巴利文长颂石刻:

“积大功德以建佛塔,祈求佛惠,然岂独为已?愿利众生。梵天、罗摩,我不思为;帝王之尊,我亦不羡;稽首所求,非独罗汉;平生所志,愿为佛陀;将造长堤,以济众生渡轮回;竭我所能,普救众生入天堂。”

△他冰瑜佛塔

显然,这段石刻记录了大乘佛教思想,表明蒲甘王朝早期信仰大乘佛教。

他冰瑜塔本来是看日出日落的好地方,出于保护,现已封闭了通往顶部的阶梯,其地位被瑞山陀取代。不过,在基座平台也能远眺四围,树木苍翠,佛塔林立,江流平缓。

往北约200米是阿隆悉都王建于1131年的素威库吉(Shwegugyi)佛塔,是蒲甘中期经典作品,有玉米穗轴状圆顶。这种锥形顶饰是典型的北印度建筑风格,称悉卡罗(Sikhara),“性都”克久拉霍(Khajuraho)神庙多此风格。有说这座佛塔为皇家建筑,内殿保存两块巴利文石碑,上刻100节诗句,以歌颂阿隆悉都王。天算不如人算,他最后被儿子拿勒胡(Narathu)用被子捂死在寺内,这出宫廷悲剧可谓惨绝人寰。

拿勒胡弑父杀兄,篡位也就罢了,还抢了他父亲的印度妃子。该妃子是印度帕泰卡雅(Pateikkaya)国的公主,信奉印度教,和拿勒胡水火不容。所谓先奸后杀,这位暴君还真干得出来。国王闻女儿被杀,勃然大怒,命八名刺客乔装成婆罗门到蒲甘晋见拿勒胡,一举将其击杀。

△上图为缅甸画,下图为实拍照片

其实,为赎弑父杀兄之罪,拿勒胡建造了蒲甘最大的达玛扬基(Dhammayangyi)塔。这座砖塔建筑的典范,在蒲甘任何方位都可以看到。塔体模仿阿难陀寺,由红砖砌成,贴合紧密,严丝合缝。据说,拿勒胡对工程要求极为严苛,如果砖缝稍欠严密,就砍断工匠手指,所以塔里还摆放着当时的刑具。也是因果报应,佛塔尚未峻工,他在1170年就被印度人刺杀,在位仅三年余。工程建设中止,“恶运塔”烂尾至今。

由此向东1公里,为1183年完工的完工苏拉玛尼(Sulamani)佛塔,内有精美壁画,可谓艺术之塔,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资保护。塔基为正方形两层平台,角落有小塔,全塔四个门廊,门楣饰小佛塔浅浮雕,门柱饰火焰及三角图案,具印度寺庙建筑风格,为蒲甘晚期佛塔代表作。寺内除完整的壁画艺术,还有坐佛、卧佛、及罕见的行走佛。据说,那罗波帝悉都登上土温(Tuywin)山,见有红宝石在洼地中闪耀,认为是佛的指示,便在该地建塔纪念。

“马儿啊,你慢些走,慢些走!”辛荑高兴起来,低吟浅唱。来到北部平原,蒲甘最为精美的阿难陀寺(Amanda Pahto)迎面而来。江喜陀大破孟军、继承王位后,受八位到蒲甘避难的印度僧人启示,模仿奥里萨(Orissa)邦的阿难大禅寺修建此塔,因而得名阿难陀寺。阿难陀是佛陀的堂弟,他的十大弟子,多闻第一。该寺于1091破土,据说,受原始宗教影响,江喜佗杀工匠、在塔基活埋婴儿祭献诸佛,以祈佑寺。

△阿难陀佛塔

佛塔为方形白色,有悉卡罗金顶,高50米,每边长60米。式样美观,以均衡美著称。其四方和倒钟造型,是缅甸早期寺庙艺术和雕塑艺术的典范。塔座是印度风格的正方形洞窟,两进,门口立守护神,墙面绘佛传和佛本生故事浅浮雕,四面有高9.5米、披着斗篷的立佛像。南方迦叶波(Kassapa)佛、北方拘留孙佛(Kakusandha)、东方正等觉金寂佛(Konagamana)、西方释迦牟尼佛,可惜只南、北面为原佛像。佛塔用光独到,廊壁开圆形天窗,自然光线普照佛面。佛面表情因信徒位置不同,或微笑、或沉思、或庄严,变幻莫测。

早晚在瑞山陀看阿难陀寺,灯光打在金色的塔顶上,庄严辉煌,几乎是蒲甘旅游的标志。虽历经劫难,阿难陀寺毕竟保留下来。无论其建筑规模还是历史价值,都不失为蒲甘王朝的象征。寺庙香火旺盛,除了观光客,许多当地人也在此打坐冥想。

△托钵化缘的小和尚

塔西北还有座同名寺院,里面有描绘18世纪蒲甘人生活场景的壁画。

低矮壮实的缅甸马耐力惊人,拉着我们,有时还会跑起来。车夫“嘘”的一声,马车停下来,优波离(Upali Thein)寺到了。寺庙呈长方形,墙面斑驳,似乎长满了苔藓,门前只有两个提着篮子的女孩在兜售纪念品。优波离实为戒堂,僧侣授、受戒律之所,由高僧优波离·登出资建造。“优波离”是“五百结集”的主持,后世精通律藏者多取此名。

寺庙内墙绘满了色彩鲜艳的巨幅佛教壁画,据说为18世纪早期的作品。因地震破坏,室内以联合国援助的钢架支撑。寺院管家正在给壁画重新着色,见我们入内,微笑示意。我问能否拍照,他摇头拒绝。

对面就是46米高的悉隆敏罗佛塔,为金字塔式须弥座结构,高46米,边长43米。不知何故,金属门楣上有“GOLDEN EAGLE MELAMINE WARES”字样,“金鹰密胺制品”?下两行缅文中间夹着“MR. JAMSE”。我怀疑,这个铁门是否为餐具商“詹姆斯”捐赠?外墙有复杂的灰泥雕塑,殿内昏暗,只金色的坐佛熠熠生辉,墙上佛教题材的壁画脱落严重。

△远处是悉隆敏罗佛塔

佛塔由悉隆敏罗王建于1218年,为蒲甘最年轻的古刹。据传,按照传统,那罗波帝悉都在地上插白伞决定王位继承人。五子环立,结果白伞倒向王储悉隆敏罗。他继位后,在白伞倒下处建寺纪念。因这里是蒲甘核心,夜里又有灯光照明,是以比较热闹,许多当地人在此参禅求佛,打坐冥想。塔后有池塘,时有村民赶牛车前来取水,瘤车舒缓、车轮咯吱,动静之间,如诗如画,一派佛国乡村风情。

看得多了,发现蒲甘佛塔的结构大致为塔基、坛台、钟座、覆钵、莲座、蕉苍、宝伞、风标、钻球九部分,设计师们围绕这些基本元素,所造佛塔姿态万千,变幻无穷。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佛塔名字的奥秘。即使我们只能识读英文,也能从其后缀发现端倪。

△瑞喜陀佛塔

“Zedi”相当于“Stupa”,即《大唐西域记》所载“窣堵波”,圆形底座尖塔或倒钟形的佛塔,如明卡巴的吉祥塔(Mingala Zedi);“Paya”约为“Gold Pagoda”,指表面贴金的扣钟形佛塔,如良乌的“Shwezigon Paya”;“Kyaung”相当“Monastery”,即砖石结构的长方形寺院,如阿难陀塔北面的“Ananda Ok Kyaung”;“gyi”就是“Cave”,指有宽大空间的洞窟式佛塔,旧蒲甘的“Dhammayangyi”为该类典型作品;“Pahto”多指“Old Pagoda”,蒲甘平原分布最多,年老体阔,随处可见。

车夫是个老实人,话语不多,有问必答。奔波半天,马身渗出汗来。他问是否回客栈,我看到远处的观光塔,便让他绕过去。沿途有许多佛塔,看得多了,难免出现审美疲劳,便不再停留,只在马车上浏览蒲甘的原野风光。

旅游书里对这座新建的观光塔颇不以为然,揶揄其大煞风景。暗红色的圆柱形砖塔,虽然尽量迁就周围环境,但还是有些突兀。走上台阶,大厅里摆着复制的古代雕像和绘画,此处即可眺望四周,支付10美元乘电梯到塔顶,据说能尽览蒲甘。

■旅行提示

来到蒲甘,要买景区通票。汽车站前行三五百米,进入左边路口,即是福建籍华侨所开的金缅甸客栈。前行有许多客栈选择,坐人力车或马车到新、旧蒲甘亦可住宿。

马车可委托客栈预订,四人每天约2万基亚,含到瑞山陀看日出日落。良乌镇、旧蒲甘、明卡巴、新蒲甘的佛塔,以旧蒲甘为最,中心区在良乌到旧蒲甘的平原地带。做点功课,标好想去的佛塔,交给马车夫即可。

我未去明卡巴村和新蒲甘,两地也是佛塔林立,不怕审美疲劳可骑车或坐马车前往。蒲甘东南50公里的波巴山,供缅甸原始神灵,可与人拼车或坐皮卡去参观。中午1点30分有到卑谬的直达空调车,在店内等候,巴士到门口来接,全程约10小时。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张桃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