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翻开一本杂志,
《盘点全球最高颜值遗产地》,
威尼斯一下子跳进了眼里。
人类终究还是视觉占多数的动物,
往往先折服于视觉上的欢愉,
才会深究这面纱之下承载之厚重。
爱,始于皮相,
试想谁会对平淡无奇产生兴趣,
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呢?
“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
“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
“亚得里亚海的女王”“桥城”等,
这些都是她的美誉,
这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水城是文艺复兴的精华。
昔日的光荣与梦想,
很好的保存并延续至今。
这里有大火中又重生的凤凰歌剧院,
有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的圣马可广场,
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式建筑,
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廊,
大师安东尼奥尼电影中最美的段落在这儿拍摄,
德国音乐大师理查德·瓦格纳在这里与世长辞……
【一】可以说是糟糕的初见
从米兰至威尼斯,火车3个多小时,49欧,在欧洲旅行火车是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城市之间已经织成一道道密密麻麻的网。
与朋友闲聊中竟也不觉得时间,临座是韩国人,一看起来就是受过高等教育气质和修养极好的家庭。随着他们手指的方向看去,亚得里亚海就这样一下子出现在了眼前,大片昏黄的水面,心里不免有了一丝小失落,这是威尼斯的第一面。
威尼斯有两个火车站 Venezia Mestre station 和 Venezia Santa Lucia station。无论你是从米兰过来,还是从罗马、佛罗伦萨过来 Venezia Mestre station是首先到达的火车站,许多游客一看到Venice便以为到了终点站而下车,其实许多游客的目的地即威尼斯市中心是在下一站Venezia Santa Lucia station。
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水道是城市的马路,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出了火车站,正对着火车站的便是水路码头,有好几个售票点,一头雾水,不知去哪买票了,脸皮厚点,开口问吧。搜了一下酒店的位置和交通,谷歌地图在国外就是好用,详细到告诉你多少米什么路口怎么走,包括这坐船到第几站下船,不用担心坐过头。
威尼斯的船票分为单程7欧的和20欧的一日票,感受到了这里的物价:贵。
但在这里除了坐船也无其他选择了,短短十分钟的路程,7欧,似乎这也是整个行程中最贵的一段路。酒店定在圣马可广场附近,根据地图指示,在里亚托桥附近下了船,还需步行一段路。里亚托桥在大运河中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就以此为背景,拍大运河,在桥上是一个很好的取景点。桥梁的外立面此刻在整修,烈日下丝毫没有拍摄的欲望。
拖着28寸的大行李箱,在拥挤的人群中走过一道道弄,穿过一条条巷,上上下下爬过大小多个桥梁,已经完全迷失在巷子中,猛然抬头发现酒店就在眼前,瞬间有泪飙的冲动。安慰的是酒店没有让人失望,黄金位置,与圣马可广场50米之内,楼下云集了一堆世界顶级奢侈品店。
威尼斯初印象:这是一个充满了商业味道的繁华之都,在拥挤的人群中,赶路赶路,已经被高高低低的石子路和上上下下的桥梁折腾得够呛,谁让我这是在威尼斯呢?这一幕在第二天回程,又上演了一遍。深深浅浅的小巷,路边闲坐的游人,慢悠悠得品着咖啡,而一旁的我拖着行李箱急吼吼得往前冲,赶一趟开往佛罗伦萨的火车。如果用电影的艺术来表达,那就是一个拎着硕大行李箱飞奔而来,结尾又飞奔而走的戏剧性画面。
【 二 】 昔日的光荣与梦想
酒店出门左拐,30米便是著名的欧洲会客厅:圣马可广场。
广场上鸽子已经被游人喂的飞不动,也不再怕人,你可要小心喽,冷不丁的鸽子便便会掉在你身上,让你撞大运。下午的圣马可广场,熙熙攘攘的游客,除了人还是人,好吧,那我就先撤了,等大波游客散了姐姐再来,住在广场旁的楼上,这就像是酒店自带的花园,到这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心里暗自庆幸着自己的英明神武。
广场的各楼都有回廊式前厅,可沿着拱顶回廊行走一圈,广场周围楼房底层是鳞次栉比的精品店,一流的橱窗设计,一流的特色商品,边上的咖啡厅很多都有了上百年的历史。
圣马可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就在广场一侧,里面珍藏着大量的艺术品,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广场和教堂的历史,请教度娘吧,我也确实没有时间进教堂对着一堆珍宝囫囵吞枣。
夜幕降临,广场上的灯亮了,金灿灿得让人看了有些炫目,广场边餐厅的露天交响乐团已经开始演出,而不论是否是就餐的客人,静静听完一曲,自发的掌声优雅而绅士。
圣马可广场之夜,三个女人傻傻的站在广场自拍到很晚,因白天游客过多,夜晚的广场少了很多喧嚣和浮躁,在广场一边席地而坐,真心感叹着这个欧洲会客厅的大气与辉煌。其实如果要说圣马可广场最美的时刻,那必须是清晨,广场上空无一人,一旁水管里溢出的水铺满了地面,犹如一面镜子,清晨的太阳光斜射过来,透过水面倒影着四周的建筑。很多圣马可广场的大片都是这个时候这个取景点产生的。我小小得偷了个懒,旅行不是为拍照而生的,累了就休息,管它在哪里,因此虽然住得这么近却还是没有闹铃一响,顾不上梳头刷牙洗脸,拎起相机就夺门而出的勇气,于是也成了我深深的遗憾,此次意大利之行,有一些“未完成”,这应该也算是其一吧。
流连于威尼斯,走过无数座桥,穿过数不清的看不到头的巷子,累了路边的石头上一屁股坐下,渴了广场一角的自来水拧一下即可饮用,在这里,那就入乡随俗吧。
“看,那就是传说中的叹息桥”
思思扭过头看了一下,从她的眼神中,我读到了一丝失望。
或许是名气过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失望了,很多人或许都有同感,“这就是叹息桥啊”?
这么大的名气,是否就应该让人眼睛一亮?
是否就该有一个与之相符的体积?
可能这座桥背后的故事远比桥本身动人吧。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幻想的乌托邦,
一切美好想象的东西必定有着与之相符的外形,
那么,其实它就是一座桥。
要说它有什么特色,属于早期巴洛克式风格,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有两个小窗,过去临刑死囚走向刑场时必须经过这座密不透气的桥,死囚们只能透过小窗看看蓝天,想到家人在桥下的船上等候诀别,百感交集涌上心头,不由自主地发出叹息之声。
说来也是奇怪了,要说这是过去犯人行刑前走过桥的一声叹息,那本身也算不上是什么好的寓意,却有着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天长地久的传说,更有着徐志摩笔下的忧伤和哀怨,其实,它就是这么一座桥。
叹息桥下,
往来不息的一艘搜贡多拉小船。
“贡多拉”,
这是独具特色的威尼斯尖舟,
是威尼斯河道的特有风景。
据说文艺复兴时期,
往来于泻湖上的贡多拉船多达上万只,
当时的鼎盛辉煌,可见一斑。
平日,贡多拉主要作为旅游船使用,乘坐贡多拉费用较贵,平均每40分钟约为70~120欧元。贡多拉船夫,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按照法律,他们的收费是固定价,同时他们也被禁止单独工作,他们必须工作在一个站点,平摊赚到的工钱。如今丰厚的薪水使其成为威尼斯本地人最向往的职业之一。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威尼斯贡多拉船夫,必须完成相关课程并顺利通过考试取得驾驶“贡多拉”的资格证书。
马克·吐温这样描述贡多拉,“它自由而又优雅,像一条大蛇在滑行”。
贡多拉已经成了威尼斯的城市标志。
【 三 】一座面具下的城市
诗人拜伦曾说: “忘不了威尼斯曾有的风采: 欢愉最盛的乐土,人们最畅的酣饮,意大利至尊的化装舞会。”
威尼斯大街小巷有数不清的面具店,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收集着时髦的斗篷,有的专卖高顶硬帽,还有的现场展示面具的制作工艺。流连于街头巷尾一个个这样的精品商店,每一家都精致的不像话,徘徊许久,久久不愿离去。
这是一座面具下的城市,一年一度的威尼斯狂欢节,人们可以带上面具,忘掉身份纵情欢愉,管你是谁谁谁,权贵和穷人可以通过面具融合在一起。在面具的后面,社会差异暂时被消除。富人变成了穷人,而穷人成了富人,可以互相替代身份,角色转变而不受约束,这是狂欢节大受欢迎的原因。
而现实中的你和我,又戴着什么样的面具?
扯掉面具,是否发现依然还是那个自己?
穿华丽的服装,为原始的渴望而站着,我只是一个生存在橱窗里的模特。
【 四 】 我想,我的名字叫蓝
《Love Is Blue》
Blue, blue my world is blue
Blue is my world now I ’m without you......
有次吃饭,
餐厅的服务员忍不住拍了拍我,
“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不是蓝色?”
我愣了一下,
下意识得看了下自己,
然后彼此心领神会地笑了。
蓝色外套,蓝色发圈,
蓝色背包,蓝色指甲,
蓝色耳环,连手机壳都是蓝色的,
当这么多巧合凑在一起,
那或许就是必然了。
蓝,你的名字叫忧伤,
但在威尼斯,
这一抹蓝代表着的是另一种情绪。
鸢尾曾经跟我说过,相比五渔村,威尼斯较为留恋,愿意在那里住上个三五天,后来再考虑她这句话,确实深有同感,我在威尼斯待了不到两天,好感度是坐标上一条向上的直线向上的,到最后拖着行李箱一路飞奔赶火车离开的时候,内心有着千万的不愿。我想她应该跟我一样,深深迷恋着外岛的那些斑斓的色彩。
威尼斯有大大小小多个小岛,较为出名的是三大岛屿分别为:穆拉诺、布拉诺、托切罗。从主岛去外岛,依旧需要坐船,单程船票依旧是7欧,为了图省事,出发前就在网上订了一个套餐,威尼斯半日游(穆拉诺+布拉诺+托切罗)性价比还不错,一路有人带路,很适合时间紧迫的旅行者。
乘坐舒适的汽艇,从皇家花园(Royal Gardens)前的亚利拉古纳(Alilaguna)码头出发。
穆拉诺(Murano)是意大利威尼斯湖中的一个岛,又叫:玻璃岛,以制造色彩斑斓的穆拉诺玻璃器皿而闻名于世,特别是拉丝热塑。参观了玻璃制作工艺,然后便是匆匆忙忙岛上稍微晃了一下,便到了离开的时间了,如果给我足够的时间,怕是在这里一天都逛不够啊。
布拉诺(Burano),其实又叫彩色岛,沿途可欣赏涂上明亮柔和色彩的渔民房子。如此明快的颜色,想必住在这里的居民,内心里装着无数童话。
这是一抹让你忧伤的蓝吗?
【后记】
威尼斯,犹如一个精心包装打扮的T台尤物,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意大利,来感受她的美丽、温馨和浪漫。过去的辉煌和荣耀属于她,现今为了接待庞大的游客队伍,依旧努力的搔首弄姿,掩不住脸上的倦容,未来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