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上都眺望京城 上都湖赏蒙古族服饰盛宴

2016-10-24 14:46:01来源:搜狐旅游

正蓝旗:从元上都眺望京城,上都湖赏蒙古族服饰盛宴

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段旅行,每一次的旅行,都不必刻意安排,上天早就帮你安排好了什么时候会与什么地方相遇。在去年的夏天我写过一篇《穿越中轴线,感受北京的独特魅力》,而去年的秋天,我第一次经过正蓝旗,虽然那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在正蓝旗游走,但正蓝旗的名字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记住了。今年又是在一个秋天,我跟随巡游锡林郭勒千里草原天路2016“马可波罗达人挑战赛”而来,再次来到了正蓝旗。

仔细的回想一下,在这一年的时光里,春、夏、秋、冬,每一季我都游走在内蒙的大草原之上。从秋的多伦湖开始,冬的乌兰布统,春的鄂尔多斯,夏的呼伦贝尔,一整年的时间里,片段式的旅行,几乎让我走过了内蒙古的全境,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今天我再次来到了锡林郭勒,旅程好像又回到了起点,而人生不断前行,只是这一年来,多了对草原的牵挂,这一次的锡盟之行还收获了一匹白马,在以后的四季之中草原之中有它在等我回来。

出发时北京下着秋雨,阴霾的天气,让心情也像天气一样低沉。约定好的集合地点在马甸桥,本来是因为这样上京藏高速G6最方便。全车4人组的小伙伴中有一位会在健德门地铁口搭乘,于是车子自然而然就来到了健德门。可谁又能想到,出发后的第二天,就站在了元上都的“都城”之中。人生也好,历史也好,到底是终点还是起点?也许起点也是终点?

如果你已经蒙圈儿了,那也很正常,因为当我站在元上都的遗址之上的时候,我也有种穿越的既视感。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梳理一下,看看到底能不能理清头绪。就从北京的中轴线开始说起吧,自公元1403年明朝建都北京时,这条中轴线就已经初具规模了,当时就像汉字“中”的一竖一样,它把古都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中轴线的定位意在分阴阳、定四时、主存亡,当清朝皇帝康熙下令测绘全国地图的时候,也是以这条中轴线为基准的。

所以原来所说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约7.8公里,在北京的地图上这是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也汇集了北京古代城市建筑的精髓,它们见证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这条从元代开始形成的中轴线,就这样与当今现代化的城市完美的融合了,无论时代有多大的巨变,中轴线始终在那里。建筑大师梁思成这样赞美这条中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接下来,说说北京的元大都,许多来京的游客知道元大也许是因为春天时盛开的“海棠花溪”,而老北京人都知道,现在的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就是在元朝的首都大都土城遗址上建造起来的,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黄亭子,折向东经马甸、祁家豁子直到朝阳区芍药居附近,大体与现在的地铁10号线北段重合。马甸附近土城墙高12.5米、宽31米。德胜门外,有一处名叫土城关的地方,即为元代建德门遗址。

此次锡盟之行从元大都出发,并在出发后的第二天,站在了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部的金莲川草原上,眼前是一座沉寂了七百余年、雄伟的古城遗址——元上都。虽然我们不是千里眼,但从元上都向南眺望,向南300公里,现在这座都城的中轴线与北京的中轴线几乎完美重合。眼前是人去楼空、风烟散尽之后的累累废墟,而历史上那些曾经的辉煌与繁华从来不曾被抹去过,积尘深处淹埋着富于生命力的文明。

在这座都城里,曾经有六位皇帝在此登基,有着99年的辉煌存在,发生了许多影响中国、影响世界的大事,它是13至14世纪世界上少有的草原文明、亚洲文明、欧洲文明汇聚一地的多元文化国际大都会,并作为‘梦幻花园’的原型而闻名于世。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来到过元上都,并受到过忽必烈皇帝的接见,在他的游记中曾这样记载:“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宫舍内皆涂金,绘有种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

元上都的盛衰,与蒙元帝国的盛衰同步,从红巾军由大同直趋上都,焚毁宫殿开始,在此后的岁月里更数遭劫难。昔日的元上都已在岁月的车轮中消逝,现在只留下了断壁残垣了,远处的烽火台会让你想起铁骑点燃的战火的那些岁月。城墙的土堆上,断断续续的城墙,宫殿地基也很清楚的映入眼帘,旧时的宫殿还有依稀的痕迹,整座都城当时的外城、内城、宫城轮廓尤在,然而即便是废墟,这也是一座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同样能撼人心魄。

岁月流逝,历史变迁,曾经的繁华都城消失了,一座城在辉煌,一座城在凭吊,霞辉夕岚之中,王臣将相、兴衰荣辱,最终不过化作岁月的风。今时的金莲川,依旧水草丰茂,往昔的护城河已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生机勃勃。这是一种能量,将那些碾碎了和凋零了的碎片凝聚,让后人依然能够看见它的光亮的文明,有如金莲花一般,将根悄悄地、深深地扎在这一片土地上,在那些叶的脉络里都是年华的织锦,埋藏着历史的蛩音,当春天回来,金莲花最终将开满金莲川的草原,成为草原上最绚烂的花朵。

告别元上都遗址,到上都湖赏一场蒙古族服饰的视觉盛宴。茫茫的草原,成群的牛羊,飞驰的骏马,如白莲花般的蒙古包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是如此之美,耳畔响起的是悠远辽阔的草原牧歌,此时草原上的姑娘和小伙儿身着传统的蒙古宫廷服饰。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息环境,"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经济,造就了蒙古族人民苍劲雄健的民族气质和独具魅力的草原民族服饰文化。蒙古族服饰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因地域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例如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通常会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

蒙古人喜欢戴帽和佩挂首饰,民族服饰中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蒙古的发式头饰经历过一个巨大的变化过程,从13世纪起人们开始注重头饰,我们现在看到的蒙古族女子头饰很美丽、华贵,一般用玛瑙、翡翠、珍珠、琥珀、白银链、珊瑚玉石穿缀而成。我尤其喜爱那些前有流苏,后有流穗的头饰。

在元上都眺望过京城,在上都湖也赏过了华美的蒙古服饰,当夜色来临的时候,马头琴声响起,如骏马嘶鸣般的声音传来,让一干人等都沉浸在草原悠扬的曲调之中。蒙古长调“朝尔道”一首《成吉思汗赞》,将呼麦独特的声音带入众人之耳,注定这一夜草原的音符已在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Tips】

这里我必须要隆重推荐一种正蓝旗很有特色的奶制品,叫“查干伊德”,查干伊德包括鲜奶、奶豆腐、图德、奶皮子、乳油、奶酪、奶干、酸乳、酸奶、酸马奶、黄油、黄油渣等,这其中我特别钟爱的一个味道是图德,它是奶豆腐制作时添加白糖、红糖、蜂蜜、混入炒米而成,用特制的模子压制出来,有好看的花纹,入口酥软,在唇齿间留下浓浓的奶香。

如果你也想遇到这样的草原,可以到我的微博@简妮JaniceVISION下载波罗游记app全程旅行导航,跟随我的旅程,一起去草原撒欢儿。

秋季草原的早晚温差较大,草原的风劲,请您做好保暖,防晒的准备,另也请备好唇膏、护手霜等个人物品。十一过后锡林郭勒境内的酒店已经开始供暖,夜晚房间较为干燥,可以将厚毛巾打湿,置于床头附近,缓解干燥。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张桃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