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颁布最新“禁燃令” 将于11月1日起执行

2016-10-17 11:00:45来源:黄河时报 作者:卢仙格

我市颁布最新“禁燃令”,将于11月1日起执行——三门峡全城禁燃煤、燃料油、生物质燃料都得“谢幕”

□时报记者 卢仙格

为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于今年10月10日出台了《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并将于11月1日起,执行最新禁燃令。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后,对此进行深度解读。

我市建成区的禁燃面积由去年的73%扩展到100%

据记者了解,今年我市的高污染燃料区(以下简称禁燃区)已经进行调整扩大。按照省级规定,对于市区来说,2014年时,禁燃区面积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58.7%。2015年时,城市建成区禁燃面积达到73%。此次出台的禁燃通知显示,无论是各县(市)还是市区,在建成区的范围之内,禁燃范围已经达到100%。

最新的禁燃令显示,高污染燃料包括以下非车用的燃料或者物质:原(散)煤、蜂窝煤、焦炭、木炭、煤矸石、粉煤、煤泥、燃料油(煤焦油、重油和渣油等)、各种可燃废物和生物质燃料,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高污染燃料。

市环保部门大气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区建成区全部区域:包括湖滨城区(不含高庙、磁钟、交口所辖行政区)、经济开发区、商务中心区、陕州城区(商务中心区以西、产业集聚区以东、陇海铁路以北、黄河以南形成的闭合区域)、三门峡产业聚集区(淄阳河以东、陕州区以西、陇海铁路以北、黄河以南形成的闭合区域)以及各县(市)建成区全部区域。此外,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随后禁燃区范围将由建成区逐步向周边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延伸。

燃煤等高污染燃料对PM2.5、PM10的综合贡献率均约占30%

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7月份以来,我市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市PM10和PM2.5浓度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为最大限度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我市在该时段启动轻中度污染天气一级管控,预防高湿静稳天气、扩散条件差带来的污染影响。在10月12日至15日,我市早、晚出现了高湿静稳天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夜间至上午时段,发生PM2.5轻度至中度污染的情况。

市环保局大气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关于河南省大气灰霾污染防治建议》和《关于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存在问题的建议》显示,在各种大气污染源中,燃煤等高污染燃料对PM2.5、PM10的综合贡献率均约占30%以上,以居民源为代表的小、散污染源对大气PM2.5的贡献率达到23%,包括小型燃煤锅炉、民用化石燃烧等,小、散污染源每烧一吨煤的排放量是火电厂吨煤排放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所以,在主城区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防控居民源(散源),对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禁燃对象主要为企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等,居民以鼓励性为主

不少市民向记者咨询,此次禁燃令的出台,市区一些棚户区以及城中村未通天然气的地方,冬季是否也不能使用小、散原煤取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政策要求禁燃区内居民家庭生活用燃煤炉灶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但主要为鼓励措施。从很多外地城市的经验来看,若要对居民全面禁燃,我市或将出台相关惠民政策。

此次禁燃令主要针对的是相关企业、单位以及个体经营者等,我市环保部门在9月底,已经全部完成290台锅炉的拆除改造;市城管部门对于露天烧烤的整治也已基本完成,并在近期将禁燃通告内容印发成彩页发放给各商户;市工商部门近期将在市区内销售高污染燃料的企业等进行专项检查,对市区内的散煤销售点进行取缔;市住建局将着力做好热力管网和燃气管网等设施的建设工作。

记者了解到,在禁燃令执行之日开始,已建成的燃轻质柴油和非直接燃用的生物质燃料锅炉、窑炉,应逐步实施改造,并加强监管,发现违规使用重油(渣油)、煤、直接燃用的生物质燃料等高污染燃料、冒黑烟或超标排放的情况,将没收设施,组织拆除,并处2万元—20万元罚款。

最新禁燃令涉及到9个负责单位,环保工作任重道远

据记者了解,10月13日,省环保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第三季度全省环境质量状况。其中,全省PM10(可吸入颗粒物)和PM2.5(细颗粒物)的平均浓度均同比下降。在9月份的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商丘、信阳、南阳位列省辖市前三。三门峡位居第四。

按照《通告》要求,市政府对三门峡市高污染燃料禁区建设监督管理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分别涉及到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等。

但是燃煤等高污染燃料是我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小、散污染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巨大,对空气质量影响显著。进入第四季度,不利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将刚性增加,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任务将更加艰巨,我市的环保任务任重而道远。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张桃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