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在卢氏如何突围(80年前三门峡人的拥军情结)

2016-08-01 09:21:40来源:三门峡微事

7月29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9周年来临之际,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在郑州召开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

五连冠!三门峡再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提起三门峡人民拥军史,其实可以上溯到80多年前——

红二十五军如何在卢氏突出重围的

1934年11月16日,按照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红二十五军2980余人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在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军政委吴焕先的率领下,由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11月26日,经方城县独树镇恶战,主力部队遭到重创,于27日拂晓,进入伏牛山东麓。12月4日,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卢氏县叫河(今属栾川县)一带。

不料,情况突变。根据侦察报告,在豫陕交界的五里川、朱阳关一带,布满了国民党重兵。原来,蒋介石在三天前就调兵入卢,精心设防,堵死了红军入陕之路。

前有敌六十师在朱阳关、五里川构筑工事,重兵堵截;后有“追剿队”5个旅的兵力咬紧追击;左右还有敌四十军、四十四师和九十五师进逼夹击,红二十五军已经进入敌军布下的“铁桶阵”,身陷绝境,万分危急!

(图为三支红军在卢氏活动路线,其中红色为红二十五军行军路线)

正在红二十五军处于前堵后追的险境时,遇到一个叫陈廷贤的货郎小贩。由于他经常四处走动卖东西,知道有一条很少有人知道的通过卢氏进入陕西的小道。陈廷贤还了解到,卢氏城里没有敌人的正规部队,可以从城南与洛河之间的隘路插过去。在他的带领下,红二十五军沿着一条‘七十二道水峪河,二十里路脚不干’的深山峡谷,隐蔽前进。

12月5日晨,红军主力掉头北上,经姬家岭到达香子坪,然后转西北方向直下大石河,在“堆堆石”崖壁留下“杀上前去”的大字标语,赶往文峪。

12月5日晚,经涧西、范村、衙前,绕过卢氏城,一路西进。当晚,为避免扰民,全军露宿横涧望云庵一带。

12月6日,全军翻过百盘岭和大小蚂蚁岭,挺进龙驹、黑沟一带。

12月7日,红军多路行进,侧翼部队经双龙湾镇上店村、徐家湾乡石断河等地,向官坡迂回。主力部队在陈廷贤的带领下,直插老虎峪,翻过大夫岭,出茄子河,经石门、香山赶往官坡。当晚,全军宿营兰草一带,军部驻扎火神庙。

12月8日,红二十五军从兰草直扑豫陕要塞铁锁关,出奇不意地击溃守关敌军,胜利进入陕西省境内。

“现在想来,红二十五军在卢氏走过的路程。80多年前,遍地原始森林,山险水恶,伏兵重重,红二十五军能突出重围,化险为夷,真的是个传奇!”卢氏县党史办党史科科长牛爱民说。

红二十五军是五支长征红军中唯一一支在长征途中建立根据地的红军队伍,是唯一一支在长征途中人数不减反增的红军队伍,是唯一一支在长征途中发展了地方武装的红军队伍,是最早到达陕北、被毛泽东称赞为“中央红军之向导”、“为革命立了大功”的红军队伍。

从某种意义上说,红二十五军如果没有当地人民群众的帮助,是难以走出卢氏,难以成为“中央红军的向导”,如果没有这支“向导”,中国革命还会经受多少曲折?

(微信内容系三门峡日报重走红军长征路报道组整理)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李园园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