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殿与山门之间有清顺治十四年和康熙五十九年石碑各一通,一为"重修安国寺记";一为"重修钟楼碑记"。中殿与后殿之间有清乾隆元年"重修安国寺金妆神像碑记"和"曹洞正宗"残碑各一通。
火墙(由石碣得名)高约4米,自东而西将整个寺院分为前后院。正中为门楼,内外沿及额头雕二龙戏珠等图案,火墙南面东侧为砖雕蟠龙图案,西侧为麒麟图案,门楣两侧为五瑞图。火墙上嵌有明隆庆四年"重修瑞云山安国寺火墙序"石碣各一块。
前殿与山门之间有清顺治十四年和康熙五十九年石碑各一通,一为"重修安国寺记";一为"重修钟楼碑记"。中殿与后殿之间有清乾隆元年"重修安国寺金妆神像碑记"和"曹洞正宗"残碑各一通。
火墙(由石碣得名)高约4米,自东而西将整个寺院分为前后院。正中为门楼,内外沿及额头雕二龙戏珠等图案,火墙南面东侧为砖雕蟠龙图案,西侧为麒麟图案,门楣两侧为五瑞图。火墙上嵌有明隆庆四年"重修瑞云山安国寺火墙序"石碣各一块。